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黄卫东:文革经济“濒临崩溃”的又一反证——世界银行关于两个时代中韩人均寿命对比

火烧 2017-04-14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通过世界银行数据对比中韩人均寿命变化,揭示文革时期经济濒临崩溃,而改革开放后增长停滞,韩国持续领先,展现两国发展差异。

 

世界银行:两个时代中韩人均寿命对比

世界银行建立了一套反映各国发展水平的指标,每年发布世界发展水平报告,公布各国最新的各项发展水平指标。人均预期寿命是反映各国发展水平最重要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它是根据各个年龄的死亡率,估算当年出生的新生婴儿的平均寿命。世界银行官方世界发展水平数据库中收集了各国从1960年到现在的历年指标数据。它是世界银行最重要的发展指标汇编,提供现有的最新的全球发展水平数据,包括国家、地区和全球数据的估计值。据说数据都有可靠的来源,是最准确的各国发展水平数据。

1.jpg

1、中韩历年人均预期寿命对比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水平数据库(附后)

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65年韩国人均预期寿命比中国领先7.7岁,但到文革结束的时候,中国人均寿命已经超过韩国。1979年的时候,中国领先韩国最多,达到0.76岁。此后,韩国不断进步,而中国陷入停滞状态,到1985年,韩国又重新领先中国了,此后韩国不断扩大领先优势,持续到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的2014年,此时,韩国已经领先中国6.4岁了。中国统计局每年出版的《国际统计数据》也常常列出各国人均预期寿命。按照2013年出版的《国际统计数据》公布的人均预期寿命数据,韩国在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比中国高出7.5。需要补充的是,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与我国统计局调查得到的数据是有差别的,其中文革时代世界银行数据偏低,而改开时代则偏高。例如,我国国家统计局在1983年统计年鉴上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1975年人均预期寿命是68.2岁,但世界银行公布的人均预期寿命仅有63.6岁,比中国政府给出的人均预期寿命低4.6岁,而2010年我国人口统计得到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4.8岁,世界银行公布的人均预期寿命则为75.0岁,比我国政府公布的人均预期寿命大0.2岁。

按照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在濒临崩溃的文革时代,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比南韩多增长了8.5岁。到了盛世再现的改革时代,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反而比南韩少增长了7.2岁,按照中国统计局出版的国际统计年鉴,则改革时代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反而比南韩少增长了8.3岁。这究竟是为什么?

 

作者,黄卫东,附数据来源:

2010年中韩预期人均寿命:国际统计年鉴—2013

http://data.stats.gov.cn/files/lastestpub/gjnj/2013/indexch.htm

世界银行 wdi数据库 1960-2014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Code=SP.DYN.LE00.IN&id=1ff4a498&report_name=Popular-Indicators&populartype=series&ispopular=y#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