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五得利否决把总部迁往的决策给我们带来的沉思

火烧 2016-12-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五得利否决总部迁北京决策,背后是丹老先生对家族未来掌舵人的担忧。他担心后代在京城生活圈中受奢靡影响,失去奋斗精神,导致基业毁于一旦。文章探讨企业传承、家族管理及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今年年初,有传闻说中国最大的面粉集团——五得利准备将总部迁往北京。

但是五得利的创始人丹老先生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据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大多数都没有在首都。

正是这句话,让五得利将总部迁往北京的意念打消。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一层深深含义,这种含义是丹老先生经过很长时间深思熟虑的决策,其中缘由丹老先生他没说,因为丹老先生不想说。

丹老先生为什么不想把总部迁往北京呢?

我猜测,有这一个重要原因。害怕后代,也就是集团的未来掌舵人,经不住诱惑,变成纨绔子弟,把辛苦创下的基业葬送。

如果把总部迁往北京,他们的集团的决策者必然居住在北京,当前决策者的子女,也就是丹老先生的孙辈必然到北京求学,在北京建立一个生活圈。

因为家庭的富有,在这个生活圈内,他们(丹老先生的孙辈)的同学和朋友大多数非权即贵,也将是官二代和富二代。

在这样的生活圈内,由于大多数是家庭富有,消费不受限制,钱不用挣,思想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将逐步走向奢侈,将经常出入于高级楼堂馆所。

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多少人能经得住诱惑,少不更事的年轻人被诱惑所吸引,有可能逐步走向堕落,如赌博、吸毒、纸醉金迷。

更不用说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心、家庭责任心和企业责任心的人;更不用说培养成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有志青年。

周边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青少年,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孟母三迁。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给孟子一个好的环境,为孟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奠定基础。

假如孟母没有第一次搬迁,也许孟子学会的丧葬礼仪;假如孟母没有第二次搬迁,也许孟子成为一个市井商人;假如孟子没有第三次搬迁,也许孟子成为一个屠夫。看看正是孟母的远见和伟大,才有了孟子的伟大。

我们再看看,现在的警示实例。

我爸是李刚,多么坑爹的孩子。

历史上的名言:富不过三代。是为什么?因为勤劳、艰苦奋斗的父辈只能留下丰厚的基业,而让后代丢失了勤劳、艰苦奋斗的作风,再大的基业,也经不起他们折腾。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鲜活实例还有很多很多,不用一一叙说。

我们在翻阅一下中国历史。

中国在江浙一带建立首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

所有人都知道,江浙一带历代都是中国的鱼米之乡,都是中国最富有的地方,人口和人才都是非常富有的,这是不容质疑。

在这个地方建立首都,金钱是富足的,粮食和布匹是,人才和人口是充足的,但是为什么在这里建立都城的王朝都的短命王朝。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迷信思想,南京的天子气短,真是这样的原因吗?

正是生活的富足,才使人失去奋斗的动力,才使人失去艰苦奋斗的作风,才使人变得纨绔、奢侈;正是生活富足,才有条件让人变得变态。

我们再看看清朝,入关的时候,生活在贫困的白山黑土满族人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到满清后期,因为生活富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极端奢侈腐化,满族人大多成为赌场的勇士,成为提笼架鸟的勇士,成为烟枪的勇士。满清人基因没有变,只是环境的改变,造成他们与祖先有天壤之别。

丹老先生这个思路与毛主席是相通的,因为毛主席说过,1949年是进京赶考,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害怕部队成了李自成的部队,赶考失败。

丹老先生害怕进京赶考,所以他老人家找了一个非常委婉的理由。据分析,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大多数都没有在首都。

这个理由既有充分的依据,也不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冲击力,不会导致社会上某些人的不满。

不信,你可以看看你周围的企业家或创业者(垄断企业和特权企业除外),是不是大多数是从贫穷做起,是不是都有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作风。

看看当前相当一部分做为独生子女的80后和90后,是否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否有勤俭持家的作风。

看看当前国人的高消费,盲目旅游、兜风;昏天黑地的练歌房;到处撒钱的消费;疯狂的票房;畸形怪状的行为。我无语了。

我们再看看国外,看看希腊,依靠加入欧盟肆意享受的高福利,造成国家负债累累;看看委内瑞拉,依靠出卖资源,肆意享受的高福利,造成国家动荡。

反过来看看欧洲的发动机德国,看看德国人的勤劳,看看德国人是否奢侈浪费,消费还不如希腊。

我们想想,假如希腊和委内瑞拉的国人都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他们会出现这种状况吗?

一个企业需要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人掌舵,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假如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是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人,这个国家能迅速变成富裕强国;假如一个国家的的人民都是奢靡浪费的人,不愿劳作的人,这个国家

当我们读懂了这些,我们是否该反思,当前国人的奢靡之风是否该有所收敛,是否该重新考虑让国人永远保持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作风呢?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让我们再读一遍“两个务必”吧: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以上只是我的猜测,不妥之处请予谅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