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伊冲突缓和,中东石油会怎么分配,中东政治板块将如何重组?

火烧 2020-01-11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美伊冲突缓和,中东石油分配与政治重组引发关注。文章分析美伊冲突对中东格局的影响,探讨什叶派弧的形成及石油资源重新分配趋势。

  这次遭美国杀害的伊朗领导人苏莱曼尼在消灭叙利亚与伊拉克的恐怖分子方面,立了大功。因此,他不只是八十年代卫国战争时期的伊朗民族英雄,目前在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过去多次提过,全球的石油蕴藏大约有70%埋在伊斯兰世界的脚下,而其中又有大约70%是在什叶派地区的脚下。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有过如此战略考虑,即把伊朗给肢解,然后把部分伊拉克与叙利亚的什叶派给游离出来,与伊朗什叶派亲西方的“开明派”组合为一个新的、弱势的、资源丰富的、又时时刻刻需要西方保护的什叶派国家(相当于逊尼派世界的沙特阿拉伯)。

  这个战略部署,在伊拉克算是成功了一半,即把萨达姆政权(民族主义世俗力量为主)摧毁,建立了一个以什叶派起主导作用的弱势政府。至于伊朗,尽管多年来像中国一样,不断受伊斯兰逊尼派瓦哈比宗的恐怖分子骚扰,其政权却有如铜墙铁壁,丝毫没有动摇。叙利亚方面,2011年闹起“阿拉伯之春”开始,便在西方集团11个国家连绵轰炸,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反政F势力、连同美英法等国特种部队的支援之下,早已于2014年呈奄奄一息状。

  此际,几个恐怖主义组织突然为了石油资源分赃不均,而互相间大打出手起来;美国民主党政F,也同时因为两议会让共和党占有多数,而沦为跛脚鸭,并从此外交政策受到共和党鹰派的钳制与支配。于是乎,便产生了让部分在叙利亚活动的恐怖分子与伊拉克的反政府势力(原来的复兴党成员、前政府靠边站官员与军警人员、加上瓦哈比极端势力、反美派、以及许多逊尼派不满分子)联合一道,组织了所谓的“伊斯兰国”。该部署的目标不外是一石两鸟,同时将叙利亚与伊拉克进一步肢解,并使其游离出去,成为一个受西方控制的新国家。

  出人意表的是,该计划可以说是由于特朗普的出现,而彻底失败。其主要原因不外是特朗普刚愎自用,试图更改历届前总统的“支援恐怖主义”的政策。特朗普的“反传统做派”,充分让普京加以表扬与利用,并趁着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断奶时刻,连同伊朗特种部队将“伊斯兰国”一举消灭。

  如今,突然发生美国谋刺中东地区什叶派精神领袖苏莱曼尼事件,一个自然的趋势就是加强该文化圈的精神认同与反美意识。不论事体是否会扩展为一个区域性战争,至少会使各个西方集团遣送该地区的士兵与雇佣军感到四面风声鹤唳、如履薄冰而尽快撤退;除此,一个包括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的名副其实的“什叶派弧”,很可能就此催生出来。它的出现,并非如美国原先所计划的,安置一个“什叶派傀儡弧”,而是一个对美国怀有敌意的区域性新集团。

  在这个政治板块激烈重组的时刻,土耳其的走向必然引起国际观察界的关注。土耳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应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土崩瓦解而让列强肢解。之所以能够于战后在西方集团的支持下,建立一个新国家,其唯一存在价值就是“充当西方列强的前沿基地,对抗俄国”。

  基于这种特殊战略地位与需要,它对西方颠覆叙利亚的部署也是合作无间。过去,即2011年开始,他即利用本国的军事基地培训招募来自世界各地、前往叙利亚捣蛋的恐怖分子。如今,当叙利亚的恐怖分子相继沦为战俘,土耳其又偷偷地把这些恐怖分子遣送至阿富汗与利比亚。此举,目的不外是让恐怖分子继续在伊朗、中国与利比亚制造乱局。

  土耳其是个贫油国家。自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扮演“油老鼠”的角色,即不顾伊拉克中Y政F的抗议,日以继夜、大规模地,将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石油,用油罐车偷渡至本国。2011年叙利亚发生动乱后,恐怖分子控制下的石油资源也是靠土耳其的走私队伍运输至土耳其。去年,当叙利亚政F从恐怖分子手上,收复一块块失地之后,土耳其即刻与俄罗斯达成建立“南溪”石油管道(通过土耳其领土)的协议。如今,在“什叶派弧”与俄罗斯关系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土耳其必须重新考虑他的存在意义是否继续替西方霸权集团为虎作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