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细读三中全会公报
不敢细读三中全会公报
钟 声
应该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对于举世关注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其会议公报,理该细读、精读,以便深刻理解,广泛宣传,认真执行。但说良心话,面对案头摆着的头条均为此消息的多份报刊,除粗略浏览其一外,实不敢细读。因为害怕细读下去,会愈加产生异想。
比如说,对于“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这段150多字的导语,或许连炮制者都会感到,纯属是“哭了半天不知谁死了”的不得不说和令人恶心的废话。这主要是因为,“谁上台都得搞一套理论、思想或观点”的世人之讥,依旧跃然纸上;已经指导出新“三座大山”和腐败等严峻问题的“理论”、“代表”还在“为指导”;尤其堪忧的是那取代了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不知何色的“旗帜”,即便引起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无比义愤,当今还要继续高举。如此发展下去,结果谁敢细想!
还有那所谓的“科学发展观”,迄今未见其完整、准确和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内容,怎么让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贯彻落实?假如全国人民一旦深入学习和领会了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同时与没有实质性内容和系统论证的“科学发展观”相对照,能否产生厚彼薄此甚或不屑之感?如果说实属必然,那么“深入贯彻落实”岂非纸上谈兵或自欺欺人?
公报还如蜻蜓点水,谈到“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且不说其措辞水平之低下,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似应为“推进党在农村的组织建设”或农村中党的组织建设,单说那“改革创新精神”,两个动名词并用之含混,叫人如何理解?是改革精神、创新精神还是改革“创新精神”?何况,所谓的“改革”和“创新”均属中性词汇,到底是好的改革、创新精神还是坏的?而在好、坏未分的情况下,其“推进”、“增强”不也是个未知数!尤其令人置疑的是,党的农村组织建设绝非空中楼阁,面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大都解体,许多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形同虚设甚至取消,拿什么去“推进”和“增强”?反之,象南街村、华西村、刘庄、兴十四村、窦店村、韩河村等众多党的农村组织建设的被实践证明是十分宝贵的先进经验,何以不被当政者看好并写入公报?
是啊,“思想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果真将这些宝贵经验写入公报,包括本人在内的无数共产党人和广大工农兵群众,不仅敢于仔细阅读和学习这公报,甚或还将刮目相看,举双手赞成和大力宣传,因为从中看到了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社会主义农村和广大人民的希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