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东大大豆”二三代种子减产是何因?
2002年,东大大豆开始在陕西及全国各地种植,产量之高接近了玉米和小麦,堪称我国目前产量最高、效益最好、潜力最大、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大豆首选品种。
用传统的观点看,大豆在农民种植后留种使用几年是完全可以的,但根据全国各地农民朋友的来电来信反映和我们的跟踪调查发现,东大大豆的二三代种子已经不再有高产优势。
2002年-2004年使用一代原种春播的,亩(667m2)产量高达471.5—650公斤,最高亩产量突破了750公斤;而2003年-2004年农民使用自留二代种子的,亩产量仅有282.6公斤-335.4公斤,比一代原种减产46%;2002年-2004年麦茬夏播一代原种的,亩产量高达425公斤-575.6公斤,而2003年-2004年农民使用自留二代种子的亩产量仅有235.4公斤-273.2公斤,比一代原种减产51%;春播使用自留第三代种子的,亩产量仅有263.1公斤,比一代原种减产40%-61%。
那么,为什么一代原种的产量如此之高,而二三代种子的减产幅度又如此之大呢?原因如下:
1.我们在培育和繁育一代原种的过程中,首先采用了最具现代先进水平的高、精、尖技术,同时也利用了气候、光照、温度和纬度等制约性环境因素、使种子在受到异地环境的敏感性刺激和反射后,形成并释放出巨大的生殖增产能量。因此,原种的产量高的惊人。
2.二三代种子是农户通过自己种植原种后收获的籽实,首先他们不具备培育原种的高、精、尖先进技术;更不懂在什么样的气候和环境下培育和繁育的种子才具有增产优势,所以二三代种子本身就不具备科技含量。
3.二三代种子在形成籽实的过程中,已经渗透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因素,当地气候对种子生理已不再有敏感性激活作用,产生了抗性。所以二三代种子无法获得一代原种的产量。
4.一代原种在形成高产物质的过程中,大量地释放了自身积聚的增产能量,这种增产能量在二三代形成秆实的过程中越来越少,产量自然逐年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科技意识显著提高,使用优良品种成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欲购良种的欲望,以劣充优,给许多农民蒙上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理阴影,使普遍的农民认为,使用别人种植成功后的种子比较保险,结果是种植二三代,产量很一般。
由于东大系列大豆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现在市场上冒充“东大大豆”种子的假种子很多,为此,我们郑重声明:“东大系列大豆”由山西省临县李东农作物研究所培育成功,只有山西省临县李东农作物研究所具备培育和繁育东大系列大豆原种的技术和亲本,其它出售东大大豆种子的单位和个人纯属假冒或二三代种子。为了确保广大农民的种植效益,请您直接与李东农作物研究所购种,以免上当受骗。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