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宋鸿兵现象:养过猪的比没有养过猪的厉害

火烧 2008-10-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探讨宋鸿兵凭借实际经验预测金融海啸,强调其‘养过猪’的实战能力,对比传统经济学家的不足,突出其在金融思想普及中的重要性。

宋鸿兵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静,甚至有几分腼腆。但他对当今最复杂的金融问题的分析却极其简洁明了,一点不拖泥带水,一点不含糊。记得他刚回国的时候,曾在一起开会讨论他编著的《货币战争》,对一些经济学家或金融学家的轻慢之词,他不以为忤,依然慢声细语却不失精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一年过去,翻检一下各人所言,宋鸿兵所说的大多应验,而主流经济学家基本失算,如今亦已基本失语。尤其是他预言,今年6、7、8三个月将爆发金融海啸(应该说,这个红遍世界的词也是宋所创)。与国际和国内大多数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认为次贷风暴将很快过去的判断相比,宋鸿兵显然要准确的多。在9月的一次会议上,我们相邻而坐,我问他,为什么判断是6、7、8月。他告诉我,他在“两房”干过,这一段时间正是偿还旧息、厘定新息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还是实践出真知,打过仗的士兵比没打过仗的军事学院教授更了解战场的实际。在后面的讨论中我发言:在现代金融领域,宋鸿兵不仅是见过猪跑、吃过猪肉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养过猪、杀过猪。他能够发现5000头存栏猪已经得了金融“蓝耳病”,所以就做出猪肉市场要出大问题的判断。对大多数金融学家来说,他们没有养过猪,仅仅根据存栏数来推断市场变化,他们可以通过“数脚”、“数耳”、分栏数、划区数的方式统计“猪数”,却无法发现尽管那5000头猪还在栏里,但一场危机正在迫近。当然这也与猪商“高盛”、“雷曼”有意遮掩情况有关。


宋鸿兵现象证明,养过猪的人的确比没有养过猪的厉害。一本《货币战争》能够火遍中国,实在是时势造英雄——在一场旷世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人们需要了解危机的前世今生。同时,也是英雄造时势——与金融学深奥难懂的教科书相比,《货币战争》实在是通俗易懂,重要的是它揭开了覆盖在金融史上的温柔富贵的表层,让人们看到了它那冷冰冰甚至是血淋淋的深层肌理;更具意义的是,他是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金融知识的普及,而这个大国原本可能懵懵懂懂的陷入“利益攸关”的朋友们挖好的金融陷阱。我想,宋鸿兵会在经济思想史中拥有属于他的一席之地。即使不是作为金融新概念的提出者,而是作为金融思想的普及者,就像赫胥黎对“进化论”的贡献那样。

附文:

瞭望东方周刊:金融危机是一次合谋?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