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媒体罕见披露救市分歧值得关注

火烧 2015-07-0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媒体披露救市分歧,强调强力救市与逐步救市的争议,探讨政府救市的必要性与影响,关注政策导向与媒体立场对股市和经济的影响。

74,多数媒体都以《国务院下午召集救市会议,决策层倾向果断强力救市》为标题,转载了由《财经》独家发布的国务院强力救市的消息,一连串重磅利好政策随即出炉:IPO暂停,21家券商、25家基金公司、50家中小板公司发布联合声明,表达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和坚决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决心,还计划拿出“真金白银”救市。也有媒体以《国务院高层欲强力救市,核心部委建议逐步救市》为标题转载了该消息。

众所周知,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同样的消息,即便一字不改,采用不同标题就能达到不同的宣传效果,“标题党”就是利用篡改标题的卑鄙伎俩吸引眼球、误导民意的。在上述标题中,第一个标题让民众关注的是国务院强力救市的决心,第二个标题让民主关注的是国务院关于救市的重大分歧。目前,股市低迷、人心惶惶,急需各方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在此紧要关头披露分歧,会影响股民信心,让相关部委的救市措施大打折扣。

我虽对股市不太了解,但反对政府救市,因为此举是在用全国人民的钱补贴股民,而多数股民都是不缺钱的主儿,如此“劫贫济富”,必将扩大贫富差距。不过,由于股市与经济形势紧密相连,股市大幅下跌必然打击中国经济,因此,为了整体和全局利益,政府必须救市。

关键是如何救市,在股灾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拘泥于西方教科书中“自由化市场化”教条,采取添油式、挤牙膏式的措施不仅会错失良机,而且将恶化局势,因此,我支持李克强总理的强力救市表态。

问题在于,既然总理已经定调,为何有人强烈反对,为何《财经》在披露消息时要刻意突出分歧?《财经》发布的消息说:“国务院高层倾向果断强力救市,但也有核心部委建议,可以逐步采取措施救市”,并在末尾加了点负面评论:“这一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而这一做法也引来争议,被认为是对市场化的一种严重倒退”,《财经》对政府救市的态度可见一斑。

坊间还盛传总理开会时大怒:“你们回去挤奶去,我要暴力救市”,总理发火,一方面说明阻力虽然很大,但政府强力救市的态度坚决,也说明有些人不仅反对此举,且有相当能量,披露该消息的《财经》据说就很有来头。

总之,我们应关注救市背后的博弈,既要观察股市动向,又要看媒体导向,在分析媒体导向时,必须注意媒体的政治立场和一贯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看清这场博弈的实质和对国家的影响。

为方便大家了解情况,现将《财经》发布的独角消息奉上:

国务院召集救市会议决策层倾向果断强力救市

《财经》记者王晓璐  2015-07-04

《财经》记者独家获悉,74日下午,国务院召集一行三会、财政部、国资委及主要央企负责人开会,商讨金融市场应对之策。

在会上对于救市并无太多分歧,但如何救分歧不小。国务院高层倾向果断强力救市,但也有核心部委建议,可以逐步采取措施救市。

有市场机构人士称,目前市场信心不足,社保基金,汇金公司,国有企业可果断入市,央行提供流动性才能有效阻止市场下跌趋势,避免金融系统动荡。

另据《财经》记者获悉,国务院已经决定暂停新股发行,而已经在上周五申购的十家公司,则全部接到通知,下周在76资金解冻后将申购款全部退还。

这一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而这一做法也引来争议,被认为是对市场化的一种严重倒退。(2015-7-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