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他们是如何知道你的个人信息的?

火烧 2018-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7
文章讲述个人信息如何被泄露,重点分析手机使用过程中信息泄露的途径,包括微信、支付宝、GPS定位等,揭示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问题。

他们是如何知道你的个人信息的?

  如今,世界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许多人都感觉到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是个人隐私,越来越多地被别人知晓。

  有一个故事描述了这种情况。说的是一家快餐店的客服人员接到一个顾客要求送外卖的电话并告知会员卡号后,马上称呼顾客为某先生或某阿姨,并说出他(她)的住址、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当顾客点完菜之后,客服人员又说出他们家哪些人有什么病,哪些菜不适合他们家人吃;当顾客想要刷卡时,客服人员又说出了他(她)的银行卡透支了多少、当日提现款超过限额等情况;当顾客要求把外卖送到何处时,客服人员则很快说出了顾客的汽车牌号和此时正在行驶的路段等。顾客听完后当即晕倒。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也就是说,这些与你素不相识的人,他们是如何知道你的个人信息的呢?

  你在用手机看世界,世界也在用手机看你

  如今在地铁和公交上,几乎人人都在看手机。可是,许多人却不知道:你在用手机看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用手机看你。其实在今天,你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首要渠道,就是你天天拿在手中的手机。

  当你打开手机上的微信或QQ与别人交流,你发送的所有的文字、语音、视频、照片和图片等,都会在腾讯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上留下记录。而这些信息中如果含着的你的个人隐私(包括极不愿意让第三者知道的婚外情等),也都可能被别人知晓。因此,早在2014年,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就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微信上你的任何行为马化腾想知道马上就可以知道了。”

  此外,你用手机上网查询和浏览的内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用手机银行、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或转账的情况等,不仅会在腾讯公司的服务器上留下记录,还会在相关的搜索网站、新闻网站,以及向你出售商品或服务的电商平台、支付平台、银行及销售网店等留下记录。

  你手机上的GPS定位功能,不仅能为你提供旅途方便,也能让别人实时地掌握你的行踪。

  你用手机打的所有电话,也都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窃听。

  你在手机上下载的各种应用软件,软件的开发营运商也会掌握你个人的相关信息。一些骗子软件还能盗取你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根据相关统计,2017年微信的用户超过了9亿,支付宝用户则超过了5亿。用的人多,泄露的信息也多,民众大量的个人信息就是从自己的手机上泄露出去的。

  你的任何行为都会向外界传递一定的信息

  有的人会问:我个人的一些信息如身高、体重等,从没有告诉过外人,可是一些商家为什么会知道得那么清楚?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这都是你自己告诉别人的。

  你只要向网店购买内衣和鞋子,商家就会根据你提供的尺码,判断出穿用者的身高和体重,如果你几次提供的尺码都是一样的,商家就会断定:这就是你本人的身高和体重。

  不仅如此,商家还能根据你文胸的尺码知道你胸部的大小,根据安全套的型号知道你那个的尺寸,根据你购买的某些药具和用品知道你性生活的有关情况,等等。而这些个人隐私,连你的父母都不知道。

  不仅你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上发表的文字、语音、视频、照片和图片等,会反映出你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专长、人品和政治倾向等,就是根据你在百度上搜索的词条和在网站上浏览的内容,别人也能判断出你的偏好和政治倾向。

  曾经有那么一句话:你的搜索引擎都比你了解你自己。这虽然有点讽刺但却耐人寻味。

  总之,电商知道你爱买什么,外卖知道你爱吃什么,网上书店知道你爱看什么书,视频网站知道你爱看什么影视剧,学校知道你孩子的情况,医院知道你的身体状况,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知道你的财产状况,旅馆知道你开房的情况,4S店知道你私家车的品牌型号和车牌号,……等等,等等,而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告诉他们的。

  为什么有些商家和骗子比你的父母还了解你?

  其实,即使是在社会信息化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今天,各个商家和服务单位一般也只能掌握与其本身业务有关的民众个人信息。而有些商家和骗子之所以知道许多有关你个人的信息,甚至比你的父母还了解你,问题就出在对民众个人信息的非法买卖和交换上。

  一些企业为了赚钱,想方设法收集民众个人信息,不仅自己搜集,还向别人购买,或者进行交换;有的单位如学校、医院、旅馆、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单位,对本单位存储的民众个人信息保管不善,被内部工作人员盗卖;有的不法之徒为了赚钱,非法搜集买卖民众个人信息。这些行为,造成了一些民众的个人隐私信息最后被集中到不法商家和骗子手中。其结果,当然就是他们比你的父母还要了解你。

  由此可见,在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越来越重要。而要对公民个人信息实施有效的保护,不仅要严厉打击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还要根据“非必需知道的不得收集”的原则,对企业等单位汇集民众个人信息的度作出严格的规定,违者必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