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国家资本主义是迈向社会主义的必要之路

火烧 2018-10-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迈向社会主义的必要路径,结合改革开放40年实践,分析列宁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及其在苏联的实施,强调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作用。

  国家资本主义是迈向社会主义的必要之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国家资本主义是迈向社会主义的必要之路。

  一、列宁最早提出并在苏联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这个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最早是由列宁在1917年9月写的文章《大祸临头及防止之法》中提出来的。当时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上败于德军,工人和士兵通过“二月革命”迫使沙皇下台。沙皇下台后,政权被资产阶级政党建立的过渡政府接管。这个过渡政府面对整个国家因为战争导致的饥荒和大规模的失业束手无策,却还整天叫嚷着要继续与德国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写了这篇文章,提出要由国家实行监督、监察、统计和调节生产和流通,规定生产中劳动力的正确分配,爱惜民力,消除对民力的浪费,加以节省。监督的主要办法是银行国有化,大型垄断公司国有化,取消商业秘密,强迫中、小工商业者实行合并,强迫人民联合于消费合作社。列宁指出:这是“国家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办法”。这时离十月革命的到来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要搞“国家资本主义”? 列宁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如果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那么任何起义也不会创造出社会主义,而是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完备的门阶,是历史梯子上的这一级,即从这一级到社会主义那一级是没有任何中间级段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1921年4月又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论粮食税》。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指出当时苏联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一是原始的小农经济,二是小商品经济,三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四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是社会主义经济。列宁在文章中重申了他在1917年革命前夜的观点,指出1921年苏联的两大经济重点:一是继续加强国家资本主义,用国家资本主义挤垮和控制私人资本主义;二是把小生产和农民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在这个时期,列宁领导革命的最重要的步骤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向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做出让步,解决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同时采用新的手段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主要包括进一步加快国有大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大规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苏联的经济,向外国资本出租和出借国有的矿山、工厂等。实践证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当时的苏联发展经济,为后来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奠定了可靠的物质条件,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为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奠定可靠的物质条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在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从而为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奠定可靠的物质条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一点,不仅为前苏联的实践所证明,也被我国的实践所证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搞过两次国家资本主义。

  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1953年2月,毛泽东提出:“对民族资产阶级,可以采取赎买的办法。”同年9月,他明确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之路”。

  第二次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40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做大做强国有经济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进外资,开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和承建承包,等等。这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这些情况,不仅为国内外的广大民众所亲身感受,而且我国实行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也在世界上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并使我们的竞争对手日益感受到压力。

  三、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应适时和逐步地转向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尚未成熟”情况下,迈向社会主义的“门阶”和“中间级段”。毛泽东也说,国家资本主义是“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之路”。

  列宁和毛泽东都把国家资本主义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中间级段”、“必要之路”,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终极目标,这说明,他们两个人都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虽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但国家资本主义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论述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三个: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二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因此,真正的完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同时具有这三个本质特征。而国家资本主义虽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但却不具有这三个本质特征。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国家资本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也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方面面产生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国家资本主义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主义一样,都是以资本和市场经济为最基本的运行基础的,也就是说,没有资本和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国家资本主义。这样,资本和市场经济的所有特性,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特性,都会在国家资本主义的运行中表现出来。

  此外,由于资本与国家权力的结合,资本和市场经济的某些特性还会在国家资本主义的运行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使一些积极的特性(如促进经济发展)和消极的特性(如导致公权力腐败)发挥到极致。

  由此可见,国家资本主义虽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但国家资本主义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在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时,既要积极利用和发挥它的优长,同时也要非常重视制约和避免它的弊端,并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及时和逐步地转向社会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