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不惹麻烦=厕纸 谁的悲哀?

火烧 2010-01-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不惹麻烦=厕纸’引发的讨论,揭示中国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困境与潜规则,反映媒体人普遍的处境与选择,引发对媒体职责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不惹麻烦=厕纸 谁的悲哀?  

   

1月1日,广东清远日报总编辑潘伟发表一篇署名新年献词,其中写着:“本报总编辑说:不惹麻烦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  

此言一出,立即惹来麻烦。  

媒体学者展江表示这个总编的话太雷人了。“用马克思的话,报纸是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我们政府要求政治家办报也提倡监督,没有让不惹麻烦。任何时候都不能抹杀了报纸舆论监督的职能。”  

媒体人王千马表示对此深感无语。“作为一个总编辑这样说话,只能说,他端起了饭碗,却丢掉了职业操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市场总监张轶辉甚至揶揄道:“不惹麻烦的报纸才是最好的厕纸。”  

尽管从新闻学的角度看,潘伟总编辑这个“不惹麻烦”论有太多的毛病,但是从中国新闻史的角度看,这个“不惹麻烦”论还真说出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媒体人心声,反映了中国媒体人普遍的处境,无论是被迫的,还是憋屈的,不少人都是这么做的,只是不是那么愿意这么说而已。  

既然是潘伟总编辑已经捅出来,我们就以《清远日报》为例子,把问题稍微说开一点。对《清远日报》来说,最不愿惹的麻烦应该是给清远市委市府惹来麻烦,不这么想,不这么做,作为清远市委机关报老总的潘伟的位子就可能坐不稳了。其次,可能是不愿惹广告业主的麻烦,不这么想,不这么做,得罪了“衣食父母”,《清远日报》同仁们的日子就无法过得更滋润。最后,就可能是不愿为当地百姓去惹麻烦,因为百姓的麻烦大多与政府有关,不这么想,不这么做,就是找政府麻烦。而敢找政府麻烦的报纸,在中国还数不满一二三。  

所以,同行们可以把“不惹麻烦”等同于放弃舆论监督,但千万不要把《清远日报》比作“最好的厕纸”。与《清远日报》相比,中国其他大大小小的报纸在这方面也差不到那里去。因为,不惹麻烦不过是中国报业的一个潜规则而已,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有脑子的人都可以想想,“不惹麻烦”等同于“厕纸”,到底是谁的悲哀。想通了就会明白,潘伟总编辑的“不惹麻烦”论没有惹麻烦,而指责“不惹麻烦”论的人可能已经惹上了麻烦。  

   

   

2010年1月8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