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毛泽东对鄂豫皖红军战略战术问题的意见(一九三二年九月中旬)
本文为毛泽东于1932年九月中旬对鄂豫皖红军战略战术问题提出的意见,强调避免重大损失,灵活运用游击战术,以各个击破敌人,同时关注伤病兵处理与行军疲劳问题。
对鄂豫皖红军战略战术问题的意见〔1〕
(一九三二年九月中旬)
毛泽东
中央局转中央及鄂豫皖:
(一)鄂豫皖红军在敌人密集的分路合击与深入苏区的情况下,一月余激战三次〔2〕,仅击败敌人,未能消灭敌人一路,而我受损失大,补充不易,结果仍须自动放弃新集、七里坪。这在战略上仍未抓紧目前国内战争的环境,红军尚须力求避免过大的牺牲,争取便利于消灭敌人一部,以各个击破敌人。在一次激战后,须力争相当时间的休息与补充,以免过度的疲劳而影响和减弱红军战斗力。敌急追亦宜以游击战术去疲劳与扰乱他,以争取便于消灭他的有利条件。若机械地固守一地求战太急,反足以招致自己损失大敌人不能消灭的不利条件,敌人再进向所固守的地区仍要失去。
(二)目前移师皖西是对的,我们唤起你们注意这一战略的运用,要努力争取消灭一面敌人的胜利,以达到各个击破敌人粉碎敌“围剿”的目的。
(三)伤病兵近万,反动派捣乱医院,须请中央用大力送自己的医生去。作战行军顾及战士疲劳,可以减少疾病。烂脚病都由拂晓行军,在战场不洗脚以及蚊虫传染而生,勤洗擦干可以减少传染。
周毛朱王
于前线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红军第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给中共苏区中央局转临时中央及鄂豫皖中央分局的电报。
〔2〕指红军第四方面军一九三二年八月十日至十三日在湖北黄安县冯寿二、冯秀驿进行的阻击战斗,八月十五日在黄安县七里坪进行的反击战斗,九月一日至五日在河南光山县胡山寨进行的阻击战斗。
来源:《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