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我们党应从苏共变修、苏联解体中吸取历史教训   我们党应从苏共变修、苏联解体中吸取历史教训

火烧 2016-01-31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探讨苏共变修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实践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呼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党应从苏共变修、苏联解体中吸取历史教训

  最近网上有不少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方面的文章,有左派的,也有右派的,还有中间派的,都是围绕改开之初邓小平、胡耀邦组织的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展开的。其中有一篇文章印象深刻,题目是“咋现在又不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呢?",作者称,这是到已被私有化的国企调研时,老干部、老工人提的一个问题。

  我在此并不是想介绍该文章辨证之理、实践之真,而是想到近期研读的1983年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史学习文献简编》,其中有中共中央不同时期的决议、公报、纪要,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林彪、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的著作或讲话。比较系统地了解和认识了我们的党和党的领袖,尤其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时的社会实践,强调的是“三大实践"(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践);那时的改革,是改革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从而树立起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那时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的党,始终在强调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那时的党的目标,是为着创造一个没有帝国主义、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剥削制度的新世界而奋斗。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针对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复辟,当时的判断与批判,对我们的今天同样有着深刻的教育和启发。196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一一纪念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文章中是这样子描述当时的苏联:“列宁、斯大林时代那个欣欣向荣的苏联,由于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苏共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篡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已经改变了颜色"。这是一个定性的结论,那当时是怎样揭露苏修党的本质的呢,谈了四点:

  一、在“全民党"、“全民国家"的幌子下,把苏联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镇压劳动群众的资产阶级专政,苏联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被剥夺了。二、披着“建设共产主义"的外衣,用资本主义的利润法则和自由竞争代替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原则,把国企和集体农庄蜕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和富农经济;

  三、在“全民文化"的掩护下,大肆宣扬反动的修正主义思想、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丑恶的西方文化。列宁和斯大林亲自培育起来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日益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

  四、背叛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背叛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把“和平共处"、“和平过渡"作为对外政策的总路线,跪倒在美帝国主义的脚下,同世界上一切最反动的势力结成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同盟。

  这是一个修正主义的党的演变过程,或是说如何判断和识别一个党。

  由此可见,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苏共变修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辨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在社会“三大实践"中锤炼我们的党。同时,在1983年能够由中共中央党校编辑并出版这样内容的《中共党史学习文献简编》,说明那个年代的党校是姓党、爱党、护党、为党的,而且,我们的党旗帜鲜明地高举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旗。

  改开后的三十几年实践,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环境,习总书记到中央党校发表了“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的论述,震耳发聩,引人思考,我们的党在着手解决“党校姓党"的问题了,那么,下一步就应该解决“党姓什么"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能否从苏共变修、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中,认真总结改开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勇敢地面对我们党、我们社会存在的问题,勇敢地面对人民群众,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使我们的党能够回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的轨道上来,正如毛泽东主席告诫我们的那样:“革命的政党,革命的人民,总是要反复地经受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经过比较和对照,才能够锻炼得成熟起来,才能蠃得胜利的保证,轻视反面教员的作用,就不是一个彻底的辨证唯物主义者。"我们今天回顾那段历史,重温毛主席的教导,觉醒的人民团结起来,在习总书记领导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