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矛盾论]] 是斗争哲学吗

火烧 2009-12-26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探讨矛盾论是否为斗争哲学,分析毛泽东对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论述,指出其并非只讲斗争,而是两者结合,驳斥片面解读。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这里的哲学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而是共产党的 "主义",是说共产党是搞阶级斗争的。共产党搞阶级斗争的目的是消灭阶级,阶级一旦消灭,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一些精英对阶级斗争深恶痛绝,称之为 "浩劫",鄙之曰 "斗、斗、斗"。不仅如此,他们还望文生义,真的怪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 [[矛盾论]] 只讲矛盾的斗争性,不讲矛盾的同一性,是 "斗争哲学",是 "斗、斗、斗" 的根源。     

        据精英们说,他们有十年生活在 "文化荒漠" 上,无书可读,只能读 "雄文四卷"。精英们 "一夜回到史前" 的苦难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说来可怜,他们读了十年 "雄文四卷",竟没有读过一遍 [[矛盾论]]。好在 "四卷雄文" 今天还在,我们就来看看 [[矛盾论]] 到底是不是只讲斗争性的 "斗争哲学"。

       客观事物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就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论]] 第五章专门讨论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毛泽东同志首先说明了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对立面是如何同一的: " 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他接着说明了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 所以说,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除的斗争则是绝对的。" 最后,毛泽东同志还说明了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联结。他认为,"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二者互为前提,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由此可见,在 [[矛盾论]] 中,毛泽东同志全面论述了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白纸黑字,铁证如山,精英们怎么能够信口开河,说 [[矛盾论]] 是只讲 "斗、斗、斗" 的 "斗争哲学" 呢?

       我们有些同志并不是精英,他们是革命志士,读过、甚至研究过 [[矛盾论]]。但他们受了精英的影响,再闭上眼睛想想历史上的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觉得 "斗争哲学" 的说法似乎也有点道理。具体说来,他们对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原理有所保留,认为这是革命斗争时期的辩证法,有强调斗争性的倾向。这当然是误解。社会革命的斗争性概念和哲学上的斗争性概念是有联系的,但不能混为一谈。第一、毛泽东同志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斗争性的作用的。他写道: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是绝对的。" 可见,所谓斗争性的绝对性就是指事物变动性的绝对性,并非指某种斗争形式的绝对性。第二、为了防止对斗争性的绝对性产生误解,[[矛盾论]] 第六章专门讨论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毛泽东同志指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在人类社会中,阶级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特殊形式。即使在阶级社会中,对抗也不是经常的斗争形式,只是在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到了无阶级社会,阶级对抗的斗争形式消失了,但还有新与旧,前进与落后的斗争,人们又会采取其它斗争形式,继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是说,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只要事物变动性的绝对性还存在,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原理就仍然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矛盾论]] 卓越地发挥了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作品。精英们 "斗争哲学" 的叫嚷,只能说明他们的无知,而 [[矛盾论]] 的真理光辉将永放光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