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解析:博弈在“两个中心”的全球资本与中俄联盟

火烧 2015-12-0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中俄联合对抗全球资本扩张的战略动因,揭示北约与共济会操控全球资本的掠夺模式,强调中俄在21世纪的联合应对与历史机遇。

  按:北约背后的“共济会”在全球创建了两个中心,一个是中东,一个是南海。每个中心犹如“黑洞”吸引着全球资本的政治、军事、经济、传媒与文化的聚集。这是中俄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公开走向联合;而作用在全球资本上的反应,同时也将“全球资本”在21世纪里掠夺全球的战略方向更进一步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马克思著作里对资本的描述有这么一段著名的话: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上绞架的危险。这段话对于任何时期资本主义的大垄断资产阶级来说;永远都不会过时。二次大战前夕,资本的扩张是通过野蛮地侵略手段来实现,其对新兴市场的掠夺之残忍与贪婪;中国是最有感触的。二次大战后,随着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兴起,全球资本开始改变过去的殖民扩张方式,利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社会建设的需求进行了更巧妙地以垄断技术、生产与金融的经济扩张来实现其逐利的本性,并为此建立了新的全球经济体系。这也标志着全球资本进入到一个以政治、文化、军事围绕经济殖民相结合的一种成熟扩张与掠夺的经济体,而这个经济体就像一个滚动的超级“雪球”席卷世界;在东扩的滚动中很快便吸纳了包括原华约国家在内;从而最终形成了今天巨型的北约联盟。

  

 

 

  中俄走向深度联合的必然性

 

  20世纪末,这个巨大的集政治、经济、军事、传媒与文化为一体的“雪球”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权主义在横扫完东欧之后。放眼全球;相对这个巨大的雪球而言就只剩下俄罗斯、中国、中东三个资源丰厚地区的最后堡垒(非洲次之)。本着先易后难与资源厚薄走向的双重原则,巨大的雪球借以9.11事件以打击“恐怖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国家为幌子,穿着“自由解放大军”的服装滚向了中东。当真是一路过关斩将;灭了并没有支持恐怖主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伊拉克、利比亚的同时,为牵制俄罗斯阻碍中东的下一步消灭叙利亚与伊朗的目的;硬是在独联体内成功安下了乌克兰这枚棋子。于是叙利亚被成功包围,在眼看就要轰然倒塌的时刻,侵略者们常年作孽的后果终于通过欧洲难民危机的突然爆发;而向全世界彻底展露出其丑陋带血的“贪婪与残忍”。

 

  作为中俄两个长期被美帝渗透颠覆的国家,战略上由于注定不甘于成为“全球资本”的附庸,因此对共济会下美国为首的北约联盟体如何肆掠全球早有觉悟与洞察,苦于二者对抗这个越来越大的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与传媒为一体的超级“雪球”;客观上由于自己的弱小而显得无能无力。在各自历经磨砺重振雄风的过程里,忍辱负重充当了“越王勾践”的历史角色,这就决定了二者在面临这个巨大的雪球行将消灭叙利亚后;紧接着是伊朗;再接着是俄罗斯;最后再是中国的历史时刻,“唇亡齿寒”的战略被动局面使得二者必然要从“背靠背”地相依苦守走向不分彼此的“面对面”地紧密合作。这一合作形式的展现是决然的,昭示了二者已经取得了对“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战略形成了坚定的最后共识。从习近平主席上任以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俄罗斯这一点上来看;反映了二者对这个超级巨无霸“雪球”滚动的走向预判中;都深切感受到了继续实行过去这种被动防御战略必然会沦落到都不能“独善其身”而被分别予以渗透屈服的压迫处境,这就是推动二者走向联合战略防御的必然性。而作为这一决然共识的宏观表现;在国际上就是从双方各自派兵公开参加对方阅兵的开始,也就是在借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刻,二者以各自历史上的政治优势联合向世界发起了一场争夺“二战”历史解释话语权的政治攻势。这标志着二者开始从幕后的背靠背联合走向了公开的面对面紧握的姿态,并借以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的历史时刻向全球资本发起了第一轮的政治进攻。这是二者深度联合后第一场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反击,从而也就证明了二者的联合是在早已洞悉这个超级巨无霸雪球的“滚动方向”为基础的。

 

  “两个中心”博弈的现状、焦点与走向

 

  笔者以为,当前中东与南海的局势战略上是中俄上述政治进攻;在遇到欧洲难民危机条件下乘势加大政治攻势下的延续;其主要体现在二者面对突然爆发的“欧洲难民危机”的情况下,迅速地抓住政治上再一次出现的战机而在联合国峰会上掀起了对“美国模式”的政治进攻,而俄罗斯军事切入叙利亚就是通过这一政治进攻;顺利赢得了“道义”条件下以军事手段来扩大政治进攻战果的表现,从而为俄罗斯实现将战场的阵地顺利前移到中东地区,因此宏观上讲这是二者不断发起政治进攻的共同“成果”。也就是说中俄在目前两个中心的体现是战略进攻的性质。而表面上美国两头军事(中东是北约其他国家联合军事力量,今日已经有消息爆出以色列军事力量已经在叙利亚)压制,特别是南海纠集其盟国高调压制与围堵,则是因为受到中俄两个中心战略反攻的具体反映。即全球资本在这两个中心上表现出的合围渗透与挤压是受到中俄联合政治反攻的作用而出现的必然反映,归根结底是他们在失去政治优势下的战术进攻。这就是当前两个中心的基本现状。

 

  然而博弈是动态的,全球资本的政治失分在今后的走向必然会迫使他们利用他们现有客观强大的经济、军事、文化与传媒力量来重新挽回,因为只有挽回了政治上的“道义”,他们才能得以继续肆无忌惮滚动他们的“巨无霸雪球”而进行下一步的开疆拓土。所以整体走向上看,中俄在应对方面又必然会在军事上采取战略防守,经济上采取渗透方式的“统战”分化战略,文化传媒上则试图打造新的“东方文化与传媒平台”予以在软实力的对抗中成长壮大。而唯一要重点守住并加以巩固和扩大的就是当前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守住这一优势,北约军事力量在目前的全球上基本上就是一只“纸老虎”。作为对抗的另一方,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则会在战术上通过“挑衅”手段来制造夺取政治道义的机会。比如当下的“中东一土以,南海一日菲”便是这一战术实施的具体执行者。土耳其的“打飞机攻势”算是被化解,现在值得注意的是中东以色列已经派兵客观上具备了在叙利亚的“潜在挑衅”地位,因此俄罗斯目前在中东的地位从军事角度上看是岌岌可危的,这从俄罗斯目前借助土耳其事件急迫地在中东布置战略军事力量上看;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因为英法德加上土耳其、以色列还有仍在伺机而动的沙特等国的军事力量;客观上是完全将俄罗斯布置在中东的兵力呈现出包围的态势。而保护俄罗斯在中东的相对安全;正在唯一发生效果的就是当前所具有的政治优势体现而出的“人类道义”。因此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特别要提防他们以“反恐”为由不断充实军事力量实质是在挤压并“合围”俄罗斯,在此极其凶险地情况下俄罗斯只能一方面依靠中国利用经济统战在北约集团的分化战略,另一方面又必须在群狼中善于利用政治优势与战略核威慑围绕打击“IS”这个道义点上;采取既有斗争又有联合的超难度手段,实施“斗而不破,破中有合”的政治策略。而中国便是俄罗斯进行这一策略最好和最有效的战略掩护者。

 

  而表现在南海,美国的态度是无论中东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亲自坐镇南海借以掩护北约主力在中东通过战略上挤压;战术上挑衅来重新谋得“道义”的策略实施。因此美国体现在南海的策略目前看也是以两手来牵制和压迫中国,一是利用自己的军事力量打先锋,二是统战南海周边国家。值得关切的是;美国在明知自己不可能主动发起战争的情况下,却非要强硬捆绑日本组成联合军事战车来高调地巡游南海,笔者以为其目的是试图以此挑衅中国;寻找中国在对抗中因失去“理智”的措施里创造夺取政治“道义”的战机,这就是中国对美军南海军事力量高调而在起初显得“柔弱”的深刻担忧。因为美国这一过于明显的;根本不可能发起实质偷袭战争的情况下还要如此高调巡游,不就是希望中国“奋力一搏”吗?假设中国对巡游在中国南海上越界的美军舰采取了军事打击,那么这与目前世界指责土耳其打下俄罗斯飞机的现象在道义上失分并没有区别。即某国的飞机即便越界也不能轻易开火成为世界各国在道义上认可的潜规则,那么以此类推军舰也大抵如此,当然这不排除应当抓住机会可以实施碰撞干扰,如果没抓住这样的机会则属于战术上的失误。换个角度说,笔者敢肯定中国的某只军舰即便是高调出现在美国海域,作为全球“领袖”的美国人决然不敢轻易采取军事打击。这是政治对垒而不是简单地两个老百姓在打架。因此美国人的“大摇大摆”看来真是动机险恶,用军事压力重新谋取在中国方面的政治优势一旦被图谋成功,那么可以想象在中东孤军奋战的俄罗斯就会彻底被孤立了,也就是说作为俄罗斯的战略掩护国中国将因为弱化了政治优势而最终失去战略掩护作用,并由此联动的是俄罗斯对中国的掩护作用也将被失去,这对中俄而言是非常可怕地局面,接着在此局面下体现在中俄政治方面的优势;最后都得被“碎片化和稀释化”的态势一旦全面发生,那么无可挽回的结果就是北约的军事、经济、文化与传媒的整合力量便要开始结束缩手缩脚而要粉墨登场进行放手一搏了。那么彼此唇亡齿寒的中俄届时将该走向何方?

 

  所以说“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的矛盾解决;除了物质力量的条件需要满足以外,斗争智慧看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当然这不是没有原则采取“投降主义和绥靖主义”的理由,笔者以为南海交锋中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与对手企图来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是最大原则。而在南海的这一斗争与其他时候不一样的地方是;双方围绕的不是“军事力量”的一时长短,也不是“经济板块”的最终决战,更不是所谓“民族大义”的誓死之争,而是对中俄围绕两个中心进行政治反攻背景下的;双发正在进行政治“道义”上的相互攻防。也就是说一切表面上所呈现的军事、经济、文化与传媒事件的目标均在于此。这就是当前南海局势的复杂性所在,也是所有活动背后所要争夺的焦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中国在南海局势里所处的实际处境,这一处境具体体现在中国方面是政治上保有压倒性优势并在世界上树立了“中国模式”的呼声,而且中国一刻也没有停留在这种优势上继续扩大战果的脚步。而美国亲自在南海的挑衅目的便是试图化解中国;这一体现在世界上的进攻态势,美国的当下正在通过军事与在周边统战相结合的手段来试图创造解脱自己的政治战机。由此完全可以预判;一旦抓到他们想要的口实便会很快发挥其文化传媒的优势来进行“妖魔化”;从而实现将中国的政治优势消解于无形的目的。而时下的菲律宾一方面正以小国弱势者姿态拼命挑衅,另一方面日本决定在钓鱼岛周边驻军数百并布置对空导弹与反舰导弹的计划便充分暴露了幕后的美国;已经摆好了要做一个“打抱不平”的侠客之举的姿态。而中国的反应似乎照样气定神闲地埋头发展,继续内部整肃并能抓住机会实施有限又必要的军事进攻能力的展示,同时也仍在加强对美国政治进攻的节奏。从某些节点上看,中国应对是有瑕疵的,特别是第一次美军舰游弋到南海海礁完全是被其信息战蒙骗,以至于愕然中没有抓住战机实施碰撞与驱赶,但从整体上看笔者给中国的应对加分!而俄罗斯普京的表现几乎是用完美来赞扬,在面对土耳其的打飞机事件上冷静沉着,用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的手段即化解了挤压的压力又乘势将自身战略威慑的军事力量开到了前沿。据伊朗媒体消息俄罗斯还乘此派驻了10几万的地面部队开到叙利亚。如此看来叙利亚被立起来的局面大体获得并朝着进一步巩固的地位发展。

 

 

  结束语

 

  总之,欧洲难民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灾难就是美国害怕的最薄弱之处,而中俄死咬住这一点任由你搞小动作就是死死不松口,而且还需要准备大把的盐时不时蛰他一下。只要中俄集中注意力咬死这一点,那么整个北约的军事、经济、文化与传媒力量至少在目前看就是一个“纸老虎”,更何况是暴露在中国东风系列下巡游在南海的美日航母联合舰队。只要政治上扩大进攻,并牢牢把住这一牛鼻子,那些所谓的航母舰队只不过就是一堆不敢轻易“下蛋”的钢铁而已。因为只要他一旦“下蛋”,中国此时正好找到了痛打你一顿的理由。相信美日一定知道和了解;对手一定会有一旦逮住机会就“万箭齐发”还不足以解恨的心态,因为普京的表现太过于抢眼,抢眼到一般百姓以为中国没有发挥作用,因此中国的军事力量目前肯定是憋着一股子的劲头。天天发射各种弹头、火箭、卫星;飞机一刻不停地上下翻飞,一副摩拳擦掌的姿态相信美国人还是会掂量的。只是中国不会像美国一样,为了掠夺有时会刻意“装弱”来谋得这样的机会,学术界对9.11的怀疑从今天的现实看完全是有其逻辑性的。至于“恐怖主义”力量,你只要看看美国人想要得到什么地盘,恐怖主义就会出现在哪里。中东的IS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的车臣、中国的疆独、藏独、港独和台独。哪怕是非洲也不让清静还是布局了真真假假的三大“恐怖势力”。蹊跷的是,这些恐怖势力地区恰恰就要等着美国来“解放”,你看美国多么“道义”呀!其实美国也只不过是“共济会”下的一个北约联盟的CEO,CEO永远是带领兄弟们去“正义”开拓分财的,但苦恼的是由于联盟力量的过于强大导致没有“非正义”的东西可供联盟们去竞争中开拓。于是笔者就不得不这样合理的认为,共济会的首脑们就需要一个专干“黑事与邪恶之事”的力量来实施类似中国古代皇帝设置忠臣与奸臣并存的局面出来,这才叫生动而又活泼。两边蒙在骨里吵着干,所有的生意才能无限循回呀!直到这个循回把地球资源占据了完结时候,那么此时世界末日就到了,所有一切的忠诚也好奸臣也罢统统大部结束,因为若亚方舟的门票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事情不过如此而已,永远逃不脱本文开头中那段马克思著作里精典的“描述”。所以讲马克思的确是真伟大,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资本”面目说得透彻无比。

 

 

  蓝羽

  2015.11.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