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就在我们心中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这首歌长大的,小时候只知道共产主义就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以致可以按需分配,可以要什么有什么。长大之后真的接了班才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也将是有限度的。相对地球上众多的人口来说,再怎么样发达的生产力恐怕也很难做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要什么有什么,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认为让每一个人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的共产主义,只能够是一个空想。
打碎共产主义幻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问题是,有些人得到一切,有些人却一无所有的现实社会,真正是我想要的吗?如果不是的话,有没有可能马克思其实是这样的意思,其实是真正地按照每一个人的实际需要来分配,按需分配的前提就是按需生产?当然马克思可能根本没有这个意思,是我自己在瞎想。你们在瞎看。
尽管我喜欢胡思乱想,但我不会宣布计划和市场都只是调节的手段,而假装看不见按需生产按需生产是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即市场经济是天然对立的。
我不否认市场经济的调节是必要的,但它本质上是以资源的浪费为其前提,为其代价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要想通过乱哄哄的市场经济来达到共同富裕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相对富裕也是建立在榨取他国资源的基础上,并且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
所以我说共产主义其实并不遥远。不是的,共产主义就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共产主义就成了。否则,就算人类达到天顶星技术,共产主义还遥遥无期。
好吧,我承认我是唯心主义,但是谁能说得清共产主义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有一类人心中的天国可是有20个美丽纯洁的处女的呢,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处女心目中的天国又是什么样的呢?还有许多人都想得到半山豪宅。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会因此而加入一场狂热的角逐当他们知道自己永远也得不到时,也不会精神崩溃。
许多时候,我们把矛盾归结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目前来说,人民的需求确实在日益增长,但不会无限增长。说起来,我们的上一代还能养三四个小孩,我们现在养个把小孩都吃力,增长在哪里呢?
没错,比起以前,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玩的多了,但是,就算能够天天吃免费自助餐,人们的胃也会受不了的。买彩电现在当然不用票了,但我也没见谁会买十台八台屯起来。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饥饿与灾荒的边缘挣扎,即使在本世纪,这种现象仍在困扰着我们星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当食物再度成为丰裕、充足的,人们的选择偏好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少吃成了通则,健康比吃饱喝足更重要,这种变化并不是国家强迫人们接受了某种的消费模式,而是由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造成的。一旦超越某一界限,需求强度会下降,而且因为超过这一界限,需求的动力也会改变。今天人们倾向于减少热卡的绝对摄入量,甚至把卡路里视为天敌,以便能多活20年,而不是过早的死于暴饮暴食和动脉硬化。
衣着问题也是这样。有钱人更喜欢穿的是旧的、但舒适的衣服,越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身上的布料就越省。
未来社会合理消费将越来越发展,而减少的是那些纯属异想天开的消费,是那些为了炫耀而产生的消费,是那些由于不知分寸、不识美丑而产生的消费;这些形式的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与其说是“消费者天生就喜欢的”,毋宁说是由一般社会风尚及广告宣传所造成的。资本主义产生以来,新产品的大批生产和“投入”市场,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在消费者间进行分配,早就已经是由资本家来确定、而不是由消费者的一时所好来确定的。因此,这简直是很“有计划的”。
未来的社会只是把这种计划权收回到自由劳动者手中。它将防止重复和显著的浪费。因此,逐步推广新的分配方式,即按需分配,并没有什么重大的障碍。按需分配已经不必确切地计算等价的劳动量了。恰好相反,目前的发展情况,尽管受到以金钱、剥削、不平等、损人利已为主的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但仍然已经清楚地勾划出了未来消费情况的大概轮廓。丰盛而自由的消费,将不会无止境地向浪费和不合理的一时所好发展,而是将越来越具有合理消费的形式。要求身体健康,神经安宁和心情舒畅将越来越成为人类一切行为的主要动机。
假如按需分配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的话,那么,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可能减轻。由饥饿、失业和种族歧视所引起的冲突将会消失,我们将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对于99%的人来说都更加美好。这样好的事,哪怕只能想想,不也很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