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民意——不但是天使往往也是魔鬼

火烧 2009-06-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民意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分析其在互联网时代被操控的现象,强调信息传播中的主观性与误导性,警示民意的不确定性与潜在危害。

你可能会说:道听途说的事不能算为民意,过去是这样。如今你又如何看待民意?民意究竟是什么,这点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不能因为会哭的孩子,就优先递出奶头来好让其能安静下来。互联网数字化的时代与过去消息树烽火台又有何不同?事实证明:现代人的判断力远远不如过去,拿方寸屏幕来断案眼前是非,是如今现代社会的弊端。互联网的出现,它打破了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即时性是互联网的优势所在,但,就是这即时性让人们处在一个被动接受的不利窘境。第一是:互联网图片的突出与局限性;第二是:互联网视频的制作者有意刻画渲染性,这就如同在上世纪的70年代里,有一名来自意大利名导演叫【安东尼奥尼】他手中的摄影机所刻意描写出他心目中当时真实的中国纪录片一样,那也是西方某一个人,他在灵魂与动机之间阔绰的杜撰后,又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的民众,在对待我们中国社会的感受和切身到自己民意上,就如同与【安东尼奥尼】是——感同身处。【安东尼奥尼】这手叫挟持民意,他一人代表了民意。

   

尊重民意和顺应民意将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不确定危害性和对于社会正常游戏规则有什么样的潜在破坏性,阐述和谈论这样话题的人与相关的论著又是少之又少的屈指可数,就民意负面效应这一事实的存在性,仿佛被人给有意地束之高阁或干脆就省略不计,谁倘若在这方面问题上有所异议的想法想必就一定犯上和招来一个大逆不道之嫌的骂名。

   

众所周知的是,民意不但可以人为地拿来操纵使唤外,更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某些需要,来左右社会公众的视线和根据局面事态发展的进度要求,有条不紊地来催化某个事项民意的关心热度和来调节民意情趣在释放能量上的速率大小,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来为某个事件添加上更为引人注目的色彩和文字修饰,这样的事例如今是不胜枚举的。

   

既然民意是可人为来操纵,那么,民意在公正客观性上也就存在着与事实相违背的主观动机,对于这样客观存在的现象也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社会民意的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伪与善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击鼓传花的节奏快慢,也就是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信号分贝在向社会深度广度传送过程中,自然的衰减与人为的放大是同时存在的。民意的可操纵性还表现在:在发生一起社会引得社会广泛的关注事件后,事件本来面目的真相其传播的速度,就自身在传播过程中而言,因受制于感受者在向下传递过程中的某种倾向性和用语上限制,往往是滞后于事件表面现象的,这还与不同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社会经验与履历、事件观望者在事件观望角色的扮演中,所形成的行为动机,及所处事实真相对称和不对称性上是息息相关的,更与事件的某个标本被集中拿来采样有关。这就好比我们采样这样的调查标本是:某年轻漂亮的女子被人侵害她的自卫是否受法律保护,单单就这一标本进行一项民意调查的话,调查的结果是没有悬念可言的,可以说那绝对是一边倒的民意支持。先不论事件的角色是女性,又是一个弱势群体的代名词,就漂亮这一修饰词就能使人萌生怜香惜玉的同属感,对与错是与非和事实真相就不重要了。我们再来看看这项民意调查的采样标本是侵害,但没说明是受到什么样的侵害,被侵害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没交代之所以受到侵害的因果趋势所导致必然,这就好比说: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女性的某些部位受到男性的侵害,这也是侵害,但是,若这样的侵害自卫而剥夺他人生存权而得到广大的民意支持的话,这显然不是一个成熟与健康的民意,是极为狭隘和带有很浓烈为否定而否定的意识形态的民意,这样的民意难道我们也要顺应?

   

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前伊拉克国内有生产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设施的报告后,引发了美国民众的群情激愤,……,故事就到此为此吧,民意——不但是天使往往也是魔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