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资本主义以前人类产品生产方式的特点   资本主义以前人类产品生产方式的特点

火烧 2016-04-11 00:00:00 思潮碰撞 1034
文章探讨资本主义以前产品生产方式的核心特征,强调劳动过程与自然物质的互动,分析使用价值的形成及生产资料在其中的作用,突出劳动与自然关系的永恒性。

 

  资本主义以前人类产品生产方式的特点

  ——帝国主义经济的探讨(12)

  人类生产经历了三种生产方式:资本主义以前的产品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帝国主义生产方式。

  产品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第一,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一切原料都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广义地说,除了那些把劳动的作用传达到劳动对象、因而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充当活动的传导体的物以外,劳动过程的进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都算作劳动过程的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劳动者纺纱,产品就是纺成品。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产品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也就丧失产品的性质。它们只是作为活劳动的物质因素起作用。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虽然被消费掉,然而是有目的地,作为形成新使用价值,新产品的要素被消费掉,而这些新使用价值,新产品或者可以作为生活资料进入个人消费领域,或者可以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因此,如果说,现有的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而且是劳动过程的存在条件,那末另一方面,它们投入劳动过程,从而与活劳动相接触,则是使这些过去劳动的产品当作使用价值来保存和实现的唯一手段。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把它们吞食掉,因而是消费过程。这种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作活的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作劳动即活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因此,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结果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劳动过程,就我们在上面把它描述为它的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因此,我们不必来叙述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

  第二,产品数量增加的手段是发展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力的规律是,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反之亦然。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人类生产的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吃喝穿住的需要,空气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由于空气太多,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满足!空气因此就不可能变成商品!人类发展劳动生产力所生产的产品能够达到像空气一样多的时候,就一定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产品也就不需要变成商品!

  第三,多余产品的交换,使产品变成商品。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交换的产品就变成了商品。不同商品的交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商品交换的数量,或者说商品的交换价值。不同商品的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是人的劳动的产品,劳动就是价值!价值的量就是劳动的量,劳动的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时间就是价值的尺度。耗费相同的劳动时间的商品就是等价物,用不同商品的劳动时间计算出相等的劳动的商品数量,就决定了不同商品的等价交换的数量或者交换价值。随着交换的发展,一种特殊商品的等价物就用自己的价值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最初用贝壳、牛皮做材料,后来固定到金银商品上,金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就是金银。从此,金银货币商品就代替劳动时间做为价值的尺度!用金银货币表现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因此商品的价格首先用金银货币的重量:盎司、磅、克表示,当金银货币的重量由国家铸造成铸币的时候,镑、元、角等就成了金银货币的标准!铸币因此就成了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和交换的手段。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多余产品的交换中,人们使用自己多余的产品和别人的产品交换,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需要的别人的的多余的产品,货币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交换的手段。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交换是简单商品交换!

  总而言之,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产品生产的三个特征就是:生产是产品生产,交换是简单商品交换,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品的数量,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只要了解了资本主义以前的产品生产方式的特点,就能够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帝国主义的生产方式都不是人类需要的生产方式!

  劳动者2016年4月1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