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冯小刚的圆滑终究救不了李雪莲圆寂

火烧 2016-11-22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批评冯小刚改编《我不是潘金莲》未能保留原著精髓,李雪莲悲剧命运被淡化,圆寂结局令人唏嘘。同时指出刘震云改编急功近利,导致作品质量下降。

  某年颁奖礼,事业走下坡路的本山大叔也得了一个奖,小刚导演给他颁奖。只见冯导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颁奖词,一本正经读道:“赵本山是黑社会出来的奇葩。”全场鸦雀无声,赵本山气得颤颤巍巍一路小跑,跑到台上,啪的给了他一个耳光。这句颁奖词,原来写的是“赵本山是黑土地出来的奇葩”,小刚的圆滑就是这么屌。

  这些天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不是潘金莲》,正在热映,吃瓜群众大多痛骂冯小刚。虽然用了全新的圆形遮幕,故事还是编不圆,捎带着把小说作者刘震云,也骂的狗血喷头。如果刘震云的小说很差,何至于冯大导费力去搬上银屏呢?所以特意去看了原著。不看不要紧,一看气肚子,刘震云好好的名著,愣是被冯导的圆滑和刘自己改编的急功近利害了。

  原著中,因为不小心怀了二胎,因为孩子在肚子里跳跃,母爱的力量,决定李雪莲把孩子生下来,于是决定假离婚。假离婚的原因,是害怕计生政策。计生政策是基本国策,完全没有问题。但那些标语不对。“引出来留下来坚决不能生下来”、“该流不流扒屋牵牛”之类,不要说李雪莲丈夫秦玉河的化肥厂公职保不住,不管怎么滴两个人也没能力对抗,是时代把良民逼成了刁民。李雪莲的告状之路,因为巧合,侥幸的21年不死,是整个大时代的悲剧。

  而在电影中,李雪莲告状削减了一半时间,变成10年,这个就是一个人的能力问题。更可笑的是,李雪莲假离婚的原因,是想分房,这样李雪莲就成了电影中说的,真正的“刁民”。虽然保存了原著的大部分情节,而且把原著变得更乡土化,但电影和原著比,明显乏力。原著中,21年没有房事的李雪莲,和赵大头干活后,赵大头问高潮二次的李雪莲,“你只说痛快不痛快”,改成了“你就说好不好”,这样的小细节,已经无力拯救大方向的转变。而即使冯导如此昧着良心,李雪莲的结局,还是只能“圆寂”!

  作品中的人名,刘震云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董宪法、王公道、郑重、荀正义、贾聪明、史为民...都是一股正气的名字,一看就懂。一看这些人的名字,以为看到了主旋律。李雪莲的名字含义,稍稍难懂,大概是“理性的学着可怜”的意思,表明了作者对主人公对李雪莲悲剧命运的一个态度。这和鲁迅的怒其不幸愤其不争,有些类似。而秦玉河,听了方言才听明白是“情欲祸”。最难解的是市长马文彬的名字,真的没这个水平去领会。因为冯导的圆滑,又因为刘震云自己改编了原著,刘震云楞把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弄丢了一个档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