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他们靠孔夫子,我们靠马克思”——纪念红五月里的五一和五四

火烧 2017-05-04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回顾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与工人斗争历程,强调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艰难与血的代价,体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本质,呼应五四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

  一

  红五月里,有个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21万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是一种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斗争,表面来看是一种争取改良的斗争,但是取得这一斗争的胜利也付出了血的代价。1880年,美国工人游行、集会,要求8小时工作制。1884年,美国联邦贸易组织通过了一项解决方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从1886年5月1日开始执行每日8小时工作制。表面看,改良主义措施实施了。但此后,工人们仍然被强迫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甚至14小时,这使得该项立法名存实亡,而美国各地的联邦首脑对此却表示出十分冷淡和不友好的态度,于是一场为争取8小时工作的罢工开始了。从1886年4月开始,25万工人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此项活动由非政府国际工人联合会组织,活动的中心在芝加哥,商人和政府对这次活动愈来愈表现出的革命性感到恐惧,当地商界首脑要求增加警察和军队的数量。芝加哥商业俱乐部购卖了2000美元的枪支用于警戒对付这次罢工。5月3日,警察开始向罢工的人群开火,打死打伤4人,一些非政府人士号召第二天在Haymarket广场集会抗议政府的暴力镇压。

  5月4日集会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什么事件,但在最后一位讲演者登上讲台时,天下起了雨,广场上只剩下几百人,180名警察进入广场疏散人群。这时,一颗炸弹飞向警察中间,炸死1名警察、炸伤7名警察。警察立即向人群开火,打死1名群众、打伤多名群众。由于无法断定是谁扔的炸弹,这个事件成为攻击劳动节游行活动的把柄,警察查抄怀疑对象的家和办公室,有数百人被逮捕,此次活动的领导者被袭击,芝加哥活动的8名积极倡导者被指涉嫌广场炸弹事件和企图谋反,法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开庭审判。这场斗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其意义十分深远。此后由于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不断斗争,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节。

  由此可见,即使是争取8小时工作制这种带有阶段性改良目标的斗争,也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同时也使我们看到,资产阶级可以给予工人8小时工作制,却不容许工人群众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政治斗争,因此1886年4月的大规模罢工游行、1886年5月3日和4日的集会,都遭到了资产阶级军警的无情镇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历来是你死我活的,决不能幻想资产阶级自动发善心、立地成佛。

  当然,为了争取更多的群众参加斗争,必须以明确的斗争目标来展开群众运动。单独地看这些目标,可能带有一些改良性质,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革命者从不放弃为争取各项改革而斗争,从不放弃夺取敌人的即使是无关紧要的和个别的阵地,然而他们从来没有忘记,只有永远记住‘最终目的’,只有从总的革命斗争的观点来评价每一个‘前进’步骤和每一项个别的改革,才能够保证在前进的路上不至失足和不犯可耻的错误”。(列宁1901年6月《地方自治局的迫害者和自由主义的汉尼拔》,《列宁全集》第5卷)

  列宁于1914年4月25日为瑞士社会民主党机关报《伯尔尼哨兵报》撰写的《五一节和俄国的工人运动》一文,认真叙述了俄国工人阶级怎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沙皇统治时期那种极其虚伪的选举制度去开展争取民主的斗争。列宁在文中同时指出:在当时俄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公开举起了彻底的民主改革(革命)的旗帜,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宣传革命”。这一例子最好地阐明了争取改良的斗争与坚持革命路线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1886年前后美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革命斗争的策略,还可以学习到美国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那以后,5月1日成为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节日。各个国家一代又一代的劳动群众每年都纪念这个节日,传承着一种不朽的革命精神。

  二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劳动节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走向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是中国历史上劳动群众第一次纪念自己的节日。

  那个年月,正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打倒孔家店,揭露虚伪、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五四运动一个重要方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现代中国的开端。因此,红五月里,我们每年都要纪念五四中国青年节。

  历来最肯学习进取、最少保守思想、最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中国青年,应当选择何种指导思想来改造中国社会之弊端、来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进呢?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把孔孟之道作为奴役人民的工具,清王朝倒台之后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也无不抬高孔子,以愚弄百姓、倡导“和谐”。要打倒孔家店,实在不容易呀!五四运动中,还曾活跃着胡适一类极力宣扬的自由主义思潮,今天所谓“普世价值”大抵即是这种自由主义思潮的后裔。但这种自由主义,放任资本对人的奴役,故一百多年来几经人民革命斗争的唾弃。为了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他们也要“中国化”,于是就给地主资本家对贫苦农民和工人的剥削,穿上“慈善”的外衣,与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连在一起,一方面搞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一方面提倡“宽容”、“仁爱”。“孔子学说不但保护了封建社会,也维护了资本主义”——老革命家李尔重同志在其晚年著作《孔子评析》中这样写道。

  孔子主张“励民致富”,认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泰伯》)意即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一个人如果不努力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这是一种耻辱。孔子进而还认为:“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就是说,如果可求富贵,即使从事卑微的工作我也愿意为之。儒家认为,为求富贵,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这是一种天行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言下之意,只要“诚实劳动”,人人都可以富起来,都可以成为有产者。顺着这种逻辑,每到五一劳动节,社会上总有人散布什么“劳动光荣”、“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辞。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这部光辉著作中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最关键的问题是,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的对象(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土地、自然资源等)和劳动条件(例如人类经过劳动创造出的劳动工具、厂房、机器等)被少数人占有。因此,马克思指出:“资产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给劳动加上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因为正是从劳动所受的自然制约性中才产生出如下的情况: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劳动,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许才能生存。”(《哥达纲领批判》)

  劳动对象和劳动条件与劳动者相分离、与劳动者相对立,这正是马克思最天才的发现。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产生了劳动者终日劳作却不能致富、有产者坐享其成而黄金满钵的情况。这样,必然产生阶级、两极分化、阶级斗争,必然引起被剥削者起来反抗。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起来斗争,就是要彻底砸碎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不然的话,被剥削者的劳动,则永远是剥削者的滚滚财源,永远是剥削者财富的源泉。

  可是孔孟之道却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一根本事实,主张贫者“安贫乐道”、“克己复礼”,富者“富而无骄”、“戒奢寡欲”,还希望有产者“以财发身”、“兼济天下”,对劳动者进行施舍,以求得阶级矛盾的缓和,求得社会的安定。

  我国著名教育家匡亚明先生在其所著《孔子评传》一书中回忆道,1942年他在延安曾向毛主席请教如何评价孔子的问题。毛主席表示:“孔子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他的思想中有消极的东西,也有积极的东西,只能当做历史遗产,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对当前革命运动来说,它是属于第二位的东西,第一位的用以指导革命运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时重庆国民党方面正在大搞所谓“尊孔读经”,毛主席对匡亚明说:“他们靠孔夫子,我们靠马克思。要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当时正值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毛主席又表示,在抗日时期,对孔夫子,最好是暂时沉默,既不大搞批判,也不大搞赞扬。但是毛主席的基本立场已经非常明确:“他们靠孔夫子,我们靠马克思。要划清界限,旗帜鲜明。”

  三

  当今中国,靠孔夫子还是靠马克思?号称“社会主义”的中国,竟然批判“阶以级斗争为纲”,反而提倡什么“和谐社会”,这到底意欲何为?2011年,有人居然在天安门广场立起了孔子塑像,这到底意欲何为?某些人居然发出疑问:“孔子犯了什么弥天大错?”“缺席审判孔子,何时方休?”这又意欲何为?

  当今中国,靠孔夫子还是靠马克思?是靠修修补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良,还是彻底消灭私有制、彻底砸碎旧世界?

  当今中国,靠孔夫子还是靠马克思?是唤醒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起来斗争,还是搞“和为贵”、搞“和谐”?恩格斯曾经提醒我们:“现在还有不少的人,以一种似乎是不偏不倚的观点向工人鼓吹一种凌驾于一切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之上的社会主义,并力图调和两个相互斗争的阶级的利益。这些人如果不是还需要多多学习的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就是工人阶级的最凶恶的敌人——披着羊皮的豺狼。”(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他们靠孔夫子,我们靠马克思。要划清界限,旗帜鲜明。”伟人教导言犹在耳,吾辈后人牢记在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