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智慧、胆略和阶级觉悟今人能否超越?
2200年前的秦始皇,没有读过共产党宣言,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但却有着崇高的阶级觉悟,以他政治家的高度,对八百多年周王朝的分封制进行了痛心疾首的评判,“天下苦战久矣”,原因在于分封制造成的军阀主义横行,要消灭这种军阀主义造成的长期混战局面,必须实现统一,这个看法,可谓高屋建瓴,是其统一中国的动力所在,其对秦国统一以后如何治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秦国的统一战争从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做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开始,到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在长达70多年的统一战争中,秦国吸收了无数七国的智谋之士,为秦的统一流血流汗,也牺牲了无数大秦国的优秀儿女,先后涌现出杀人如麻的白起将军,勇于担当的王翦、王贲和王离祖孙三代打遍天下无敌手,独挡一面,抵御匈奴,让匈奴望而却步的蒙骜、蒙武、孙蒙恬祖孙三代铁壁铜墙。
统一的大秦帝国建立以后,在如何对待那些在统一战争中的有功之臣时,秦始皇没有授予任何一位为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元帅或大将军衔,也没有给予任何一位王公贵族分封一寸土地,所有大秦帝国领土归大秦帝国国家所有,实行郡县制国家管理体制。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秦始皇对分封制所造成的山头主义,帮派主义的深刻认识,虽然大秦帝国存续的时间不长,但秦始皇这一消除山头主义,帮派主义的建国思想被后世所推崇,所以才有统一后华夏长治久安的两汉四百余年,唐朝的两百多年相对的“太平盛世”。
秦始皇的团队,君臣一心,没有司马昭在统一三国后斩杀邓艾钟会这种过河拆桥的伎俩,也没有刘邦诛杀功臣的罪恶,没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猜忌,更没有朱元璋对功臣赶尽杀绝的残忍,将军和臣子也没有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叛逆之徒,王翦在对楚国出兵的时候,可以说带去了秦国的所有精锐,其控制的兵力和话语权绝对不比司马懿差,能把一个强大的楚国消灭,其实力是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望尘莫及,君臣权力的重新分配并没有使秦国统一六国出现变数,君臣上下齐心,团结一致,相互信任。秦始皇君臣的这一在当时绝对是崇高的阶级觉悟和个人修养,后世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国家和君主的人,如王莽、司马懿、赵匡胤之流当自惭形秽。
在那个靠拳头说话的丛林时代,道德不见得就能成为人们遵从的标准,就是“文明时代”的今天都很难做到,臣子权力过大,则君位危机或旁落,常言说,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前有“六卿分晋”,“田常篡齐”的前车之鉴下,秦始皇为了国家统一,毅然赋予王翦强大的军权,如果没有超人的智力和胆略,没有君臣团结的相互信任,哪个君王敢如此作为?!也许,这些超凡脱俗的智慧、胆略和阶级觉悟才是造就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才是造就他成为千古一帝的根源所在。
两千多年前蛮荒时代,秦始皇君臣的阶级觉悟,就是当今的“文明时代”的党派和阶级也未必能够超越!
- 上一篇
思密达是什么意思 语气词 等同于汉语中的啊
对于思密达这个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特别是在看韩剧的时候,思密达会经常出现,那么思密达的意思是什么呢?什么时候会用到思密达呢?下面,我们小编为您搜罗整理,思密达是什么意思,一起来看看吧!思密达是什么意思语气词思密达是朝鲜语和韩语中的语气助词,就像汉语的啊、呢...
- 下一篇
你知道七巧板的沿革和最新发展吗!
七巧板又名“益智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外国人对它很重视,至今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还珍藏着一本桑下客的著作《七巧新谱》。在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一些专著中,也经常谈到七巧板,欧美人把它叫做“唐图”,英文里头也有一个专门单词。 七巧板很早就传入欧洲,美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