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吴玉章的一封亲笔信记录了新中国汉字简化历史

火烧 2023-12-04 00:00:00 历史视野 1038
文章通过吴玉章亲笔信揭示新中国汉字简化历程,探讨文字改革与拉丁字母应用,分析拼音化对汉语发展的影响,强调汉字简化与拼音方案的历史意义。

  2023年11月29日,北青报B1版《吴玉章的一封亲笔信记录了新中国汉字简化历史》。

  吴玉章曾是追随孙中山的国民党元老,还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延安五老”之一,毛主席对他非常尊重,党中央为他举办了60大寿。1950年,毛主席请周恩来邀请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至1966年去世。他为人民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吴玉章还是汉字改革的倡导者、领导者。中国新文字的创造,虽然钱玄同、赵元任颇有贡献,而实际早在1928年,吴玉章与瞿秋白在莫斯科开始了根本改革中国字的工作。一开始汉字改革的初次草案叫《中国拉丁化字母》,规定了字母和简单的规则。延安成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1931年9月26日,在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毛主席说,延安时推行的拉丁化新文字弯弯曲曲,象个鸡肠子。 后来,字母采用民族形式-汉字笔画式,搞了几年结果不能令人满意。1954年根据吴玉章建议,毛泽东同意采用拉丁字母,并在中央开会通过。中央的步骤是: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汉语拼音方案—视情况文字拼音化。吴玉章作为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为贯彻中央方针做出了辉煌的成就。他不仅注重研究、设计,而且倾力实践、普及。根据茅盾的一封亲笔信,当即决定汉语拼音从小学使用到中学。他还在山西万荣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分校,实验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汉语拼音方案成果。

  这篇文章对吴玉章在新中国担任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成果很少着墨,只提到他认为需要简化的汉字只有800来个。这篇文章的标题把他的贡献局限在“新中国汉字简化”方面。该文引用叶簇士(可能是叶籁士-笔者注)话说,字母采用民族形式,搞了几年,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拉丁文字最终没有再作为文字改革的重点。前面说过民族形式不能令人满意,才采用拉丁字母,怎末成了否定拉丁字母的原因呢?该文的实际用意是“我们现在再看,拉丁字母已经脱离了中国汉字的文化内涵。”

  现在,汉字简化、汉语拼音化都停止了,说汉字是优秀中华文化璀璨明珠,改不得,而且说,拼音化会使文字越来越多,阻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已有文章讨论,现顺便补充几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汉语是以词为基本单位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多数也是一个词,两个字、多个字即 两个音节、多个音节可组成一个新词。现代汉语一共有300多个音节,常用字也就七八千个,换成拼音音节也大体如此。即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会出现一些新词,也不会增加太多,用现有音节组成新词足以应付。比康熙字典四万多字精炼多了!

  现在有一种说法:周有光是汉语拼音之父。其实,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林汉达先生就在研究汉语拼音,他有厚厚一沓手稿。他曾任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副部长,对汉语拼音的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周有光是1955年开始参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完成也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之父”不仅言过其实,而且别有用心。是想借周有光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代经历,“汉语拼音之父”的光环,证明其“政治正确”:他说,叶利钦把俄罗斯搞好了,毛泽东把中国搞坏了。一些人是想用周有光为其反毛、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行径做注脚。我也有文章批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