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梁希峰:产能过剩和扩大消费

火烧 2014-08-18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产能过剩根源在于生产大于消费,强调扩大消费并非有效解决方式,提出消费信贷等手段弊端,指出政府投资和刺激政策效果递减,主张从生产与消费关系角度理解经济问题。

  经济学是研究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所以经济问题应该从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方面分析。当前社会产能过剩的根源是生产大于消费的累积,根本不是所谓硬币的两面即需求不足,通过加大投资和扩大消费解决产能过剩是南辕北辙和饮鸩止渴。

  第一、社会发展自从剩余产品出现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人借助生产工具形成的综合生产和供给能力远大于他自身的综合需求和消费能力,由此形成的社会产能过剩导致经济供需失衡是西方国家历次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大于消费可从员工和企业即劳动者和资本家两方面来分析,企业(资本家)之所以聘用职工(劳动者)是因为能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就算是不存钱的月光族劳动者个人的生产能力也会大于消费能力;同时企业(资本家)也要为国家缴税费等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即使企业老板(资本家)把税后全部利润用于个人消费,同样是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何况企业(资方)还要扩大再生产和科技创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消费支出包括社会福利等来源于已有的税费收入、国企红利收入和借债,但政府债务是建立在已有的社会积累基础上通俗讲就是政府借钱能借到,就算政府总是能借新还旧也根本改变不了生产大于消费的现实。生产大于消费的逐渐累积就会形成社会的产能过剩,世界各国解决产能过剩普遍采取办法是人为扩大当前消费其手段就是消费信贷,通过透支未来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我们如果从一个人20岁-----60岁40年的时间段来综合分析,消费信贷总体上不但根本不可能增加消费反倒因为贷款利息支出而减少消费,结果加剧产能过剩对经济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所以经济中的产能过剩根本不是所谓硬币的两面即需求不足,当然这里讲的需求是指有效需求即有购买力的需求。

  第二、资本要保值增值肯定不会用于消费,只能投向扩大再生产和科技创新。因为工业生产基本上不受季节、气候和天气的限制可24小时生产,也就是说生产和供给能力可无限扩张,社会生产供给的增长速度会远大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所以不管政府如何人为扩内需总是远远满足不了资本的贪婪和逐利性,大家都见过加班加点的生产,谁见过加班加点的消费?

  第三、政府投资只是在项目建设期间有社会消费需求,但最终结果是直接或间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拿修路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会对钢铁、水泥、机械设备等行业形成一定的社会需求,但道路畅通后运输能力提高就会间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修路的最终结果和最终目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在修路的过程中。2009年4万亿投资最终结果是提高了工业的生产能力而不是社会的消费能力,反而加重了经济的供需失衡。另外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今后类似的刺激政策对提振经济所能持续时间和实际效果会逐渐减弱。

  第四、以城市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只是一、二产业的延伸。服务业像“毛”一样依附于工业这张“皮”而不能单独存在,并且服务业必须与工业发展水平相对应,中国农民工永远没有条件消费美国高端服务业,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等教育造成每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大学生就业季和青年技术工人短缺的用工荒并存骑虎难下的局面!所以只有高效、高附加值的工业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西方国家先有发达的工业以后才有发达的服务业,而不是相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工业发展服务业只是一厢情愿的空谈。举例:你去我家打扫卫生做饭,我去你家打扫卫生做饭,这样脱离实体经济的服务业虽然也能创造GDP但最终结果大家只能喝西北风。同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金融业和资本运作也全都是庞氏骗局或击鼓传花,钱本身并不能生钱!若把经济发展比喻成行驶的列车,那么第一产业是底盘第二产业是发动机而第三产业只是润滑油!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约80%。然而,正因为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最终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形成产业空心化再加上无度的信贷消费,最终导致泡沫膨胀破裂直接引爆世界金融危机。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正在汲取金融危机的种种教训,并竭力推动美国经济向实体产业回归,即强调实业是立国之本,创新乃强国之路。现在美国已经认识到错误并开始着手重振实体经济,但中国某些经济学家言必称美国把其错误也当成先进经验,滑天下之大稽!

  综上所述,扩大消费就算能做到理想中的极限,也无法改变生产大于消费的现实,不压缩生产社会产能过剩只会越来越严重。再有所有消费最终都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的消耗上,人类若对大自然过度索取而不节制贪婪必将受到生态灾难的惩罚!不但发展成果会毁于一旦,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愿与社会各界朋友共同交流,我的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山东烟台

  梁希峰

相关文章

  • 中国莫把美国错误当成先进
  • 发展两头压缩中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 海啸后的希望:四万亿刺激究竟刺激了什么?
  • 海啸后的希望:钢铁产能过剩看中国经济乱象
  • 学者称全国空置房达6800万套 楼市生产过剩
  • 经济学革命:从稀缺性假设到双约束假设
  • 简说中国当前问题根源
  • 全球稻米生产过剩和转基因大米虚假新闻
  • 市场经济行将就木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