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彭德怀怒斥梁兴初:我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火烧 2020-07-13 00:00:00 历史视野 1031
文章讲述彭德怀在抗美援朝中因三十八军表现不佳,怒斥梁兴初,称自己有斩马谡的本事,展现其直率性格与战场纪律。

  很多将帅的传记电视剧早都面世了,但彭德怀的传记电视剧很晚才播出,比许世友的电视剧都还晚了十年。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因为人物争议太大,要么是里面涉及的一些人或事还没有定论,但是又避不开,只能先放着,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说。

  所以我们看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实话说其实是有点单薄的,人物不够丰满立体。这不是演员的问题,演员发挥正常,主要是剧本涉及的敏感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最后观众看到的,显然是一个已经被反复剪过的版本,也就没有留下太多给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大多数都是早已经到处流传的段子。

  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段子就是,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三十八军因为对敌情估计错误,所以没有能够按照总部的要求及时穿插,也就没有能够完成总部交给的任务。所以在战后进行经验总结的时候,彭总点名道姓将38军军长梁兴初叫起来,几乎是手指在他的鼻子上骂了他一顿。

  其实梁兴初出身于三军团,也算是彭总的老部下了,所以他对彭总的这种风格其实是比较了解的。彭总性格直爽,脾气火爆,经常骂人,老三军团出身的干部对此都有深刻印象。很多人都怕犯了错误之后去找他,都提心吊胆,实在是骂得受不了。彭总当时说过这样的话,我彭德怀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

  这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疯狂暗示了,而是疯狂明示。彭德怀这么说的意思就是,38军的仗再打不好,梁兴初就要当心自己的脑袋了。所以之后到了第2次战役的时候,彭德怀其实在安排各部队的任务的时候,也并没有,因为三十八军在第1次战役中表现一般,就不再使用38军,而是仍然给了38军一个重要的任务。这次梁兴初在电话里果然直接说,这次如果还打不好,我梁兴初提头来见!

  这种情况在战争年代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在亮剑里面也有同样的场面,李家坡之战中,李大脑袋正在和赵刚孔捷吵架,却接到了旅长的电话。旅长告诉他,772团攻击不顺利,独立团要准备上去了。李大脑袋立刻腆着脸说,我谢谢你了,旅长!要是我们独立团还打不下来,你就把我的脑袋拧下来当夜壶!旅长反过来说,你自己留着用吧,我用不上这么大的夜壶。

  话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在战场上,真的要杀一个干部,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真的要想把梁兴初这样的军级干部斩马谡,也不是彭德怀一句话就可以执行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不是国民党军,不是军阀部队,而是人民军队,有组织,有纪律,不是上级领导说杀就能够杀一个干部的。

  林彪在解放战争中担任东北亚军司令员,同时还兼任东北局书记,可谓位高权重,但在整个解放战争过程中,被林彪真正下令在战场执行纪律的,其实只有区区一个连长。其他战场连这样的记录都没有,更不用说司令员可以随便对一个军级干部下手了。所以虽然每个部队的首长在着急的时候都会说,把谁谁给我拉出去毙了,但这样的话,所有的人都知道,其实只是说说而已。

  但这不意味着我军的纪律就不够严肃,恰恰相反,我军的战斗纪律非常严肃,无论是彭德怀,林彪,还是刘伯承,粟裕,每一个独挡方面的将领,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在战斗中,对纪律的要求都是非常之高的,从不含糊。即便是我军中存在大量文化程度不高的粗人出身的高级将领,他们对部队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但这种纪律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包括他们自己在内,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打骂战士和干部,更不用说战场枪毙。

  在这种机制要求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打一点折扣,有些性格比较急躁的高级干部,虽然不能动手打人,但骂人却是经常性的。就像开头说过的梁兴初的事情一样,其实从正常的战争胜负的角度来说,第1次战役志愿军毫无疑问是胜利的一方,但彭总还是对战果并不满意,就是因为他认为38军穿插没有到位,没有能够截住美军和韩军的退路。结果彭总就把梁兴初骂的几乎无地自容。

  还有在亮剑中也出现过的副总指挥,其实也就是彭总,在生气的时候说,我要撤你的编!这当然也是有原型的,在抗战时期,彭总确实在一次会议上生气的时候说过,要撤129师的编。但这话当然只是他自己说说而已,也包括他自己根本不会去执行。当时三个师的编制,是经过了和委员长的斗争才拿到手的,本身就已经很宝贵,但是不可能自己主动撤销掉。更重要的是当时八路军总共就三个师的编制,如果要撤一个,那就不是彭总自己说了就算的事儿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