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绝不比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差!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不管是从其发展的速度还是质量上来说,绝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经济发展缓慢”、“进一步拉大的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甚至“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是这样的状况,而是高质量、高速度增长的二十七年,下面笔者用官方数据来说明毛泽东时代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毛泽东时代三十年(1950---1980)经济成就一览表(资料来源:1981年《半月谈》编辑部编印的《时事资料手册》第84—86页《我国三十年经济成就一览表》)
石油由20万吨增至10595万吨
煤炭由4292万吨增至6.2万吨
钢铁由97.8万吨增至3802万吨
发电量由45.5亿度增至3006万度
水泥由141万吨增至7986万吨
化肥由7万吨增至1232万吨
机床由0.16万台增至13.4万台
棉纱由32.7万吨增至293万吨
棉布由25.2亿米增至134.7亿米
自行车由0增至1302万辆
汽车由0增至23.2万辆
拖拉机由0增至9.8万台
手扶拖拉机由0增至21.8万台
铁路机车由0增至512台
化纤由0增至45万吨
电视机由0增至249.2万台
缝纫机由0增至768万台
手表由0增至2216万只
粮食由2494亿斤增至6364.4亿斤
棉花由44.45万吨增至270.7万吨
油料由297.2万吨增至769.1万吨
糖由24.2万吨增至257万吨
茶叶由4.1万吨增至30.4万吨
生猪由6002万头增至9524.6万头
水产品由44.8万吨增至449.7万吨
二:国民生产总值(资料来源:国家统计部门)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1950年是574.8亿元,而到1980年就达6619亿元,30年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8.5%。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1.2亿元增至4992亿元,增长25倍多,年均增长11.5%;农业总产值由383.6亿元增至1627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4.9%。
即使以GDP的核算方法和指标来推算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也是不低的。根据张凤波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一书推算的结果,我国的GDP1952年680.9亿元,到1978年增加为3488.6亿元,26年间增长了4.12倍,增长率为6.5%。尤其是这种增长是一种低消耗、低成本、没有泡沫和“豆腐渣工程”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又是在当时国际环境恶劣、战争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主席逝世时,既无外债,也无内债,更无通货膨胀和失业。并且截止1977年共有黄金储备1280万盎司和外汇储备23.45亿美元(建国初我国黄金储备和外汇均可视为零)。
三:所谓的“十年内乱”期间的经济发展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
在WG期间的1967、1968两年,我国经济分别比上年下降9.6%和4.2%,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从1966---1976年的十年总体看,经济仍然是显著增长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我国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年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年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增长53%,年均增长率为4.9%。十年期间,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还多,即从1965年的1402亿元增长到1976年的3207亿元,约增长1.3倍。
四:到“十年内乱”第八年即1974年中国经济的总体情况(资料来源:小平同志为周总理主持起草的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超额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1975年也将胜利完成。我国农业连续十三年夺得丰收,1974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1964年增长51%。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粮食增产一点四倍,棉花增产4.7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8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业总产值1974年预计比1964年增长1.9倍,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钢增长1.2倍,原煤增长91%,石油增长6.5倍,发电量增长2倍,化肥增长3.3倍,拖拉机增长5.2倍,棉纱增长85%,化学纤维增长3.3倍。在这十年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1100个大中型项目,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即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国内外反动派曾经断言,无产阶级WHDGM定会破坏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事实已经给了他们有力的回答。
五:对前三十年经济的总体评价(资料来源:叶剑英同志在国庆三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我们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十年来,我国的水利设施、化肥农药、农村用电、农业机械等大大增加,农业的生产条件有了显著改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有了不少改进。全国粮食产量一九七八年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一点七倍,棉花产量增长三点九倍。我国钢铁、电力、石油、煤炭、化工、机械、轻纺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几乎没有什么工业,现在已经建起了一大批新的工业基地。目前,全国工业企业达到三十五万个,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固定资产达到三千二百亿元,相当于旧中国近百年积累起来的工业固定资产的二十五倍。从我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一九五二年算起,到一九七八年,我国工业发展尽管有过几次起落,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仍然达到百分之十一点二。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也都有了新的发展,改了许多地方原来交通闭塞的落后局面。随着生产的增长,我国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在工农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人民的生活比解放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
这样一个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没有通货膨胀、没有下岗失业、没有企业停产,而且国家还在1968年、1971年、1973年三次加持黄金246吨的国家,怎么到了1976年就说国民经济就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