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的预警避险总在灾难之后?
为何我们的预警避险总在灾难之后?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后国土部启动紧急避险行动的思考
文/汪华斌
昨天我们几个朋友吃饭之时,正在播发一则新闻;那就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难后,国土部就启动了预警避险行动;帮助灾民找安全的地方。当时还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报道,说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这时一位朋友马上说,既然今天能预警避险,为什么当初汶川地震时就没有对这里预警呢;哪怕稍微那么预警了,今天也不会发生这么大的灾难呀。
是啊!我们是一个形式大于行动的社会,平时没有事到处预警;可竟然对我们真的灾难没有半点帮助。如2008年的南方雪灾,我们这经常预警的铁道部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的预警根本没有想到灾难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在我们的预案中,从领导到老百姓还层次分明;指挥若定。然而灾难的现场根本无法指挥,所以我们的预案在真的灾难面前无能为力;因为这个预案本身就是形式主义的产物,它还能在灾难中产生作用吗。
我们各单位在制订预案时总说从实际出发,可最后的预案最大的看点就是官本位;除了宣传领导的英明决策外,剩下的就是庙会。所以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只适合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这样的大型庙会,而根本不知道预警的概念。看我们社会的灾难发生后,千篇一律地汇报到中央;由中央领导现场指挥救灾,这就是我们的管理模式。如果我们到处受灾,那么我们的中央领导就到处跑;因为没有领导到场,我们的救灾工作就无法展开。这是中国的国情,更是中国的特色;但却不是管理模式,因为只有中国模式如此。
应该说我们社会如今到处是人浮于事,所以人多也是中国特色;既然如此汶川地震发生后,难道我们就没有人来进行地震对周边环境的研究吗。我们是一个成果无数的社会,难道就没有人想到去研究这个成果。如果我们有人研究的话,我们的成果早就鉴定成功了;那么我们甘肃舟曲的灾难是不是就能避免呢。难道我们通过鉴定的成果就不投入应用吗。如果应用的话,我们这次甘肃舟曲的灾难是不是就完全避免了呢。可惜的是,我们全部是事后诸葛亮;今天这里发生了灾难,我们马上就对它预警;这也是我们的国情。
看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舟曲灾区这几天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为了防范可能再次发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国土资源部今天启动了隐患点紧急避险行动,组织当地老百姓撤离。通过对舟曲县70多公里的区域排查, 国土专家确定了当地的锁儿头、寨子沟、三眼峪沟等9大重大地灾隐患区。比如三眼峪村,也是这次经过排查确定的九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之一;就是因为预警,所以深夜村子里的老百姓已经撤离完毕。这就是我们的预警成果,而且得到了及时的应用;所以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原来我们是一个资源集中管理的社会,所以上级领导掌握着经费和课题;结果平常的课题全部是领导分配,而只有灾难发生后才有特别的照顾;所以我们社会的灾难发生地,除了救灾外还有其它的系列费用;也就包括了课题飞跃。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灾难地区的新成果特别多;而预警避险自然也就是正常的了。
在这里我想到了我们湖北省的危房清理,这项工作开展了几年;而且危房改造补贴费也发了几年。然而很可惜,我们今年的大雨依然倒塌房屋无数;而且还真的砸死人了。于是有人怀疑我们的危房调查在走形式,因为真正的危房都没有改造;所以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原来我们的村干部把危房补贴费当成了唐僧肉,每次下来的款子全部被截留了;正是因为有这些额外的款项,所以如今农村干部手里的钱也多了起来。由于上面只管发钱,下面只管上报;根本没有责任追究的概念,所以才有湖北省的危房倒塌成遍;而且还真的砸死了人。
然而当要追究责任之时,这些村干部竟然还有自己的道理;你砸死人的房子当时没有被定危房,所以砸死人与领导无关。因为我们领导只管危房改造,那能管什么样的房子会砸死人呢。至于今年危房成遍倒塌,那也不是领导的责任;因为今年的雨水太强的原因,所以危房倒塌也与领导没有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上级拨款继续;估计我们的危房改造永远也没完没了,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所以上级拨款不停,下面危房改造不止。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时,我还替一些国有企业进行竞争力危机处理;谁知后来证明我错了,因为人家根本不需要竞争力;只要国家的财政负担,什么竞争力都有了。这就是我们的企业外向型竞争力越来越差,可企业规模却越来越大的原因;因为人家是国有,所以银行贷款是随心所欲。在规模经营的名声下,我们的企业还要竞争力吗。因为我们的国家补贴就是效益,我们的垄断经营就是企业的发展前途。什么危机,只有政权的危机才是危机;而企业在政权的光芒下,永远不需要竞争力。这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也是我们所有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状况;在这样的模式中,拨款才是效益的源泉。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灾难损失总比外国大,原来是我们的预警避险全部是在灾难发生后;因为我们的资源掌握在上级领导手里,只有灾难时才有资源倾斜的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社会的灾难损失才比外国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