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安生:和读者聊天(20200228)

火烧 2020-02-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疫情进展、股市波动、口罩短缺及基层党员奉献展开,结合特朗普言论与社会现象,探讨集体主义与按劳分配,反映社会现实与民众心理。

  特朗普曾经说过,股市暴跌1000点,总统应该没大炮打出去。

  美国股市暴跌,特朗普也没被大炮打出去。

  有专家分析,今天A股暴跌的原因也是受美股影响。

  呵呵,特朗普的脸皮真TMD不是一般的厚。

  幸好美国总统四年一届,今年大选,特朗普任期将近,赶紧下台滚蛋。

  **********************************************

  疫情并没过去,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目前的新增减少是在充分隔离的前提下。

  稍微不慎,韩国就是榜样。

  该隔离隔离,尽量少出门,节约口罩。

  口罩,你有钱买不到。

  或者,你从微商那里买到的口罩质量究竟如何,你自己心理也没谱。

  *********************************************

  基层党员最辛苦,医护人员、公安、社区工作者之中,如果不是党员占大多数,就是基层党员组织领导,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辛苦了!多谢!

  他们一面不辞辛苦,一面还踊跃捐款。

  多谢!多谢!

  他们是共和国的真正的脊梁,他们在负重前行。

  当然,只有脊梁还不够,还有肌肉、鲜血和其他组织器官。

  每一个平凡的人民群众,都是共和国的细胞。

  共和国的运转,离不开每一个细胞。

  每一个坚守岗位的平凡者,都是英雄!

  *********************************************

  葛优在电视剧里说,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话的前提是市场正常运转。

  有钱买不到口罩,几十块钱一棵白菜的事情,这次大家都经历过了。

  下单的所有东西,都在路上,什么时候到达你手里,完全是未知数。

  当然,至少东西在路上,你还能下单。

  另外,有钱总比没钱钱好。

  不过,我们不能用正常的思维考虑物资短缺的时候会发生的事情。

  *********************************************

  刚出现疫情的时候,我认识的一位健身房馆长,把设备都卖了。

  当时觉得他小题大做,现在回头看,这家伙反应真快。

  **********************************************

  有些人关注我,是关注错了人。

  我不是平均主义者,也不是圣母。

  现有生产力条件下,无法实现按需求分配(当然,医疗、教育免费是可以实现,而且在许多国家已经实现的)。所以,我推崇的是集体主义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卢瑟经济学之中,我就分析过,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反对大资产阶级对他们的压榨,惊恐于阶级跌落;一方面他们还想保住他们使用现有资产获得的社会中上层的位置的既得优势,最好还能跃迁。

  他们希望社会维持一种对他们有利的平衡,现实之中,这种平衡从未存在。不论按什么分配,他们都是两头不靠:按资分配,他们被大资产阶级榨干;按劳分配,他们的富余的钱米的优势不复存在。

  他们之中的右翼最终选择按资分配,左翼最终选择按劳分配。

  有些人关注我,或者是因为我批评大资产的无情,或者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我的分析,拓展视野,阶级跃迁。

  但是,说到底,我和他们只是同路人,所以,在关键问题上,必然分道扬镳。

  小资产阶级的表现有很多,比如绝对平均主义,他多一份力也不肯出,抬伤员,头重脚轻,因为不可能两边一边重,宁可把伤员扔一边。

  绝对平均主义还有变种。比如,同意按劳分配,但是要求按照自己提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拿出绝对公平的方案。多给一分我不要,少给一分我不干。

  实际上,我们不能准确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如,我们显然不能准确衡量一位医生救活一名患者创造了多少价值,一名公安抓获一名罪犯创造了多少价值,一名战士炸毁一个碉堡创造了多少价值。

  这种情况下,我们显然不能拿出一个精确的按劳分配的方案。何况,即使我们拿出一个精确的方案,也必定是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

  这种情况下,任何分配方案,只要不是明显对矫情者有利,都会被他否决——嘴上说多给一分他不要,少给一分他不干,现实之中多给一万,他会笑纳的。

  最终要么是分配方案明显对他有利,这是按闹分配;要么是大家同样一碗粥,谁也不多,谁也不少,一滴都不差,这是绝对平均分配。

  现实之中,即使采取绝对平均分配,这些人也会考虑如何偷懒耍滑,因为他们总会觉得亏待了他们。

  再说圣母。

  我不是白左圣母。支持按劳分配的人,怎么可能是圣母?

  本国资源尚且不够实现按需分配,怎么可能有富裕的资源去满足世界大同?在这一点上,我认同斯大林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理论。

  即使在共产主义时代,人类也是需要劳动的。不劳而获的是统治阶级。是应该被打倒,被推翻的阶级。我反对本国公民不劳而获,怎么可能支持其他国家公民不劳而获?

  欧洲的白左圣母爱心泛滥,把难民当祖宗,那是闲的难受。

  有蠢货质问我的国际主义精神,抱歉,国际主义是给予其他国家人民必要的援助,而绝不是当冤大头。

  天助自助之人,我们不能剥夺其他人选择懒散而贫困的权利。

  *******************************************

  有人问,怎么看研究生扩招的事情。

  前几天说了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加分的事情,也算是我对教育的看法,再补充几点:

  拿出一部分名额,通过科举考试在中产以上家庭选拔官僚集团和社会精英集团的部分候补人员,是隋唐以后的事情。

  李世民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从此大量的知识分子把精力投入八股,大量的壮士把精力投入拉弓射箭舞大刀。科举的核心目的不是选材,而是画饼维稳。

  有些人认为学而优则仕是天经地义的,我只能呵呵。

  有人说加分对穷人不公。

  当年武训的义学里,读书的有穷人吗?过去有句话,男孩不吃十年闲饭。穷人家的孩子,能走路了,基本就要跟在大人身后干农活了。就算武训的义学不要钱,读书不劳动的机会成本呢?所以,武训的义学里面,家境至少是小康。能读到秀才的至少是中农以上。

  许多农村10后,生下来,就与高考无缘。优秀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好一点的老师都进城了。读书,有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考不过城里人。不读,就业困难。两头不靠。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是认字,能去血汗工厂看明白机器操作说明。说高考公平,对穷人有利,我都心中冷笑。

  有人说,加分和父母用钱买分都是世袭,都应该坚决反对。

  这些人能做到古希腊斯巴达那样,生下孩子首先要由长老决定是否抚养,孩子7岁离家,20岁成为普通战士,全部社会化抚养,终生绝大部分时间在兵营吗?从离家开始与家庭无缘,战友之间的基情胜过男欢女爱,更胜过父母与孩子的亲情。对斯巴达人来说,兵营是生活的主体,基友是真爱,家庭只是提供下一代武士的工具。

  当年搞过一次,结果里外不是人。这面说知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下来祸害老乡,那面说妻离子散伤痕文学。

  有人说,加分奖励是朝三暮四。

  所有的社会分配,其实都是朝三暮四。给钱就不是?钱从哪里来?税收?印钞?晋升就不是?晋升的名额从哪里来?增加冗员?挤下其他人?给医务人员几种选择,现金、晋升、加分,医务人员自己挑,这几种选择,都是朝三暮四。

  给多重选择,医护人员愿意选什么是什么。

  *************************************************

  宏观分析完了,个人微观怎么办?

  按功劳分配刚有倾向,塔基不关心也没有发言权,小资产阶级极力反对,社会顶层其实也不愿意。

  所以,个人的发展趋势短期内无法改变。能读到哪是哪,找不到工作就参军去,手里有枪,保家卫国,心中不慌。

  不要说没有工作,投笔从戎也是工作。

  毛主席就是军人出身。

  *******************************************************

  还是那句话,既然公开征求意见,大家就应该去畅所欲言。

  张三可以说引进外国劳动力,弥补劳动力缺口。

  李四可以说大批移民进入欧洲以后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王五可以说给予外国人永久居留权有利于文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实现全球命运共同体。

  赵六可以说大批移民进入欧洲,极端宗教扩张,治安恶化,甚至有大批恐怖分子混入欧洲。

  大家的观点不一致是正常的,不然也不会征求意见。

  头脑风暴,观点交锋,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皆大欢喜。

  ***********************************************************

  古代,粮食是最重要的物资,不论是战争、动荡、瘟疫、饥荒,粮食都是关键。

  当年我国有大量的战备粮。这些战备粮,占用大量的资源,消耗巨大的成本,许多粮食最终在储备之后变质,只能用于饲料。

  这似乎是一种浪费。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没有这些储备粮,我国可能很难有这么多年相对平稳的时期。

  工业化社会,石油农业的时代,许多人忘记了一个窝头换一个戒指,封建社会饥荒人吃人的时代。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手中有粮,喜气洋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