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安生:这下玩大了——评央行归零外汇准备金率

火烧 2017-09-17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央行突然归零外汇准备金率引发人民币暴涨,导致外贸企业损失惨重,市场转向投机,经济脱实入虚。分析政策影响及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浮动的挑战。

  政府的经济政策,一般都来自砖家。即使政府自己谋划好了,一般也要通过砖家的嘴说出来。这有两个好处:第一、证明自己科学民主决策;第二、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预期的负面影响的话,可以甩锅给砖家。

  砖家也无所谓,政府用了,可以吹一回,效果好,再吹一回。如果,效果不好,就找客观理由,不是我的建议不好,是因为以下价格原因……

  央行突然扔出这样的政策,显然和这次这次人民币暴涨有关系。

  为什么2017年9月人民币升势明显,一举突破6.50大关?短期升势能否继续?

人民币对美元不是自由兑换,有些人扯美元指数的犊子干什么呢?

因为不能自由兑换,美元指数跌也好,涨也好,对人民币兑美元都没有直接影响。

美元指数从2011年的72.77到今年年初的103.8,涨了43%,你当初跌43%了吗?从6.06到8.6了吗?

别扯美元指数的犊子,那是自欺欺人的,为央行和爱存不存联手收拾出口企业找借口。

这次央行和爱存不存联手收割了一把出口企业,让自己骑虎难下。

且不说这次外贸企业损失惨重,纯属杀鸡取卵。在严查环保的同时,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

下次美元再反弹,央行打算怎么办?玩人民币暴跌?还是鼓励人民币套期保值?

现在看,央行的选择是后者。

全球外汇衍生品业务,只有2%对应真实外贸交易,其他绝大多数都是投机。

但是,这种投机绝对加大暴涨暴跌的力度。

那时,就知道什么叫自作自受!

  央行的操作至少造成了几个后果:

  第一、外贸企业踩踏性结汇,损失惨重,按一位企业主的说法,半年白干。

  第二、许多企业不接单子了,或者大幅提高接单的价格。

  第三、很多外贸企业主在考虑压缩实体规模,改炒“人民币—美元”。

  第四、大家原先关注本行业原料、技术和销路,现在集中精力关注央行的外汇政策。

  第五、在股市上发过财的人,不会再干实业,炒外汇同理。

  第六、这次操作,基本实现了人民币对美元浮动,下一步,央行就面临尴尬的选择。如果美元指数继续下跌,人民币是不是要探6?如果探6,出口还要不要,国内就业还要不要,经常项的盈余还要不要?如果美元指数回调,人民币是不是要再次探7?如果探7,会有多少人再次踩踏性购汇,那时能不能站在7?

  美元的波动性很高,人民币有没有胆子奉陪到底?

  第七、以上这些反应,实际效果都是促进了经济脱实入虚,会进一步反应在就业上。

  央行及其砖家,估计根本没有想到坐庄汇市,会惹出这么大的动静。

  管涛:人民币汇率一波快涨之后 调整是迟早的事儿

“单就人民币汇率而言,一波快涨之后,调整是迟早的事儿。”管涛表示。近期有人提出,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到了趋势性升值的轨道,对此,他认为,即便是趋势性的,也是震荡走高,而非单边升值。

但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看来,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突破关键点位后,升值态势可能持续甚至强化,加之美元指数(91.3300, -0.2130, -0.23%)持续震荡下跌,人民币有望保持稳中有升走势,企业结汇意愿可能继续较强,从而有助于推动资本流入,并可能成为外储回升的主导因素。预计9月外汇储备可能继续稳步增加。

  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这话明显是在安抚人心,放心吧,不会一直升下去。不过,刘健的话,更实际,汇率与结汇成正反馈关系,踩踏性结汇,可能自我加强并继续维持一段。

  有趣的是,大约就在两天前,这位管涛专家,还对这次央行的操作持乐观评价。

  管涛称人民币升值扩大货币政策空间 专家:降准成选项

人民币的企稳回升引发广泛关注。就人民币升值的相关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和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丁志杰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方面的研究。

管涛认为,现阶段人民币汇率企稳有“一石多鸟”的作用:有助于抑制恐慌性资本外流,同时改变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单边贬值预期,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从管涛的职位和态度看,他很可能是央行这把操作的创意者、倡议者和积极推动者。当然,也有可能是更高层有这样的想法,借管涛的嘴扔出来。

  不管怎么说,这次玩大了。下一步,有可能失控,即使不失控,央行也将面临尴尬的选择——随着美元剧烈波动,还是保持外汇相对稳定,减少资本流动的波动和对外贸出口的打击。

  管涛也煞笔了。

  所以,央行提出这样的政策安抚人心。我降低了套期保值的成本,你们套期保值,减少损失,不要踩踏性结汇了。

  媒体: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

  外媒:人民币猛涨料受制 停征外汇风险准备金发出信号

央行的举措或是为了放缓人民币目前的上涨速度。中国央行可能并不以人民币走弱作为政策目标,否则CFETS人民币货币篮子也不会在7月之后上涨。过去两周人民币的涨幅略显迅猛,取消风险准备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向市场表明当局对人民币升速过快的担忧。

  不过,这样的政策能有多大的效果,能否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并不乐观。

  再说,这样做是否会引发更大的金融投机,这样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