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根系何处?
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特赦1959》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正在功德林改造的杜聿明听到其子杜致仁被蒋介石逼死于美国之后,一言不发,走到缝纫机前,不停地踩着缝纫机做衣服……最后,他说,我与蒋介石恩断义绝!这意味着他与蒋介石最后决裂了。
杜聿明在国民党尤其是在蒋介石眼中的地位,远高于张灵甫。张灵甫的儿子,前几年在内地闹得很凶,贩卖其父“抗日名将”的假牌号,赚了很多人的眼泪。其实,如果张灵甫未毙命于孟良崮而是被我华东军民俘虏,自然也要关进功德林改造,那,小张的命运可能和杜致仁差不多。那么,小张今天的表现或许是另外一个样子。没办法,杜聿明成了共军的俘虏而其子被蒋逼死,而张灵甫呢?因为被击毙,居然因祸得福,其子不但被蒋优容,今天居然还能回内地为其父招魂,居然也能受到中共的陕西省委的优容并为其父树碑立传。不知道与陕西省隔着山西、河北两个省的山东省的军民作何感想,不知道北京的红二代高官大贾们作何感想。
还是单说杜聿明吧。
杜聿明会使用缝纫机,在劳动改造过程中,就主动提出给共产党毛主席做点“为人民服务”的事,就是给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做点衣服。当听说蒋介石逼死其子后,他的反应首先当然是痛恨蒋介石,痛恨蒋的同时也悔恨自己当年有眼无珠、追随蒋做了半辈子罪人。在痛恨蒋、悔恨自己的同时,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感情也就突然升华了:我要为这个党、这个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既是对共产党军民的报答,也是对仇人蒋介石的反击。恰好,杜聿明此前已经承担了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做衣服的工作,他的岗位就是缝纫机。他痛恨蒋、痛恨自己当年并报答共产党毛主席及中国革命军民的方式,就是努力做衣服!
无独有偶,在革命经典老电影《苦菜花》中,也有这样极其类似的片段。当星梅听到自己的爱人“纪铁工”牺牲时,她当然痛恨日本鬼子、痛恨汉奸,她当然想给爱人报仇,但她没有哭,而是静静地走到织布机前,不停地织布,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战士织布……这是她为共产党、为人民做贡献的方式,也是她为自己的爱人报仇的方式。
当母亲听说星梅的爱人牺牲,偶然也是突然间发现,原来星梅的爱人,就是自己多年前出走逃难的儿子德刚时,母亲也没有哭,她送走星梅后,默默地坐在织布机前,重复着星梅的动作,继续为共产党八路军军民织布……这也是她为共产党、为人民做贡献的方式,也是她为自己的儿子报仇的方式。支援共产党、支援人民军队,就是替子报仇!
老实说,这两部作品的这个相似片段,艺术感染力都很强,都很成功。
我想,《特赦1959》中关于杜聿明缝衣服的这个片段,应该是参考了革命老电影《苦菜花》中的相关片段。
还有一部革命经典,叫作《红色娘子军》,里面的老百姓唱一首歌,叫做“万泉河水清又纯情,我编斗笠送红军”。还有一首当年的歌曲,电影《党的女儿》插曲,叫做《兴国山歌》,里面唱到“一双草鞋千万针,莫负我们这片心哎”……
总之,他们想支援红军、想爱国,是有办法的,是有渠道的。
这个渠道就是党领导下的各种生产组织、战斗组织。
好了,现在要说到爱国主义了。
解放军指战员爱国,好做,就是学好马列毛,提高阶级觉悟,站好岗、练好本领,战场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即可。因为,解放军有自己的组织、任务,有自己爱国的渠道。
政府工作人员、国企工人,他们的爱国主义也好表现,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支援国家各项建设。因为他们也有展现自己爱国主义的平台。
那么,快递小哥如何爱国?是不是多跑几趟快递?那无非是为京东商城等资本多做点贡献而已,工资也不增加多少,仍然解决不了生活问题。
为外资企业、或者中外混合所有制企业打工的中国高管如何爱国?努力工作?那对自己的国家能有什么益处?无非是让外资企业多在中国赚钱而已,自己所得甚少。
普通农民如何爱国?他们背井离乡、流浪打工,留下年迈的双亲照看着留守的子女,他们的日子很艰难,他们看不到前途。他们和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感受不到党和人民政权对他们的关怀。他们只和资本家有关系,资本家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宣扬爱国主义,想让全国人民爱国,请给他们一台“缝纫机”。这个平台,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就是人民公社,就是党的革命路线领导下的各种组织、机构,就是杜聿明的那台缝纫机。在工人阶级和党之间弄出一道不可逾越的资本壕沟,工人阶级的爱国主义是无法落到实处的。我想,外资企业的员工,身无立锥之地的民工等等,即使想爱国,也只能“徒叹奈何”!这种只能“徒叹奈何”的爱国主义,也只能停留在“情怀”的层次上,也只能锁在“情怀”的囚笼里,毫无用武之地。
恶意毁坏人民群众爱国的平台,却又要宣扬爱国主义,那是徒劳的,是虚假的,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