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戴高帽
先和诸位分享清代学者俞樾讲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某京官准备去外省赴任,行前和老师告别。老师嘱咐:“外省的官不好做,你应该谨慎从事。”京官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碰到人就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太多麻烦。”老师生气地说:“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怎么能逢人就送高帽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有几个啊?”老师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啊!”京官辞别老师就对别人说:“我准备的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人大多喜欢戴高帽,即便那些清高正直之士也很难例外。千古明君李世民虽号称从谏如流,可面对不仅不会送高帽还屡屡让自己颜面无存的魏征,也常常怒火中烧,几次就差点将其打成了“东宫余孽”,幸而太宗还能以江山社稷为重,魏征才得以免于秦城之厄。
喜欢戴高帽就如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一样,乃人之共性,虽无关对错,但不可否认它确实是人性的弱点。一些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高帽编织得精美绝伦,让戴的人飘飘欲仙,在一送一戴之间,目的达成,皆大欢喜,真可谓高帽胜糖丸,挡者尽披靡。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说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几句话道出了送高帽的几种类型。
因为爱,难免会夸大其词恭维对方。此类高帽,送者缘于爱念,戴者受之欣然,无关他人,无伤大雅,无可厚非。
因为畏,不得不逢迎领导,不敢不谄媚上司。将矮板凳说得比长城还伟岸,将武大郎夸得比武松更神威。你好我也好,高帽来伺候,反正不花钱,只要脸皮厚。人们诟病“两会”上谀辞盈耳而谏言稀缺,经顽石这么一说,大约就不难理解了吧。
更多情况下,送人高帽就是有求于人。求官求财,为名为利……总之是为着某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此而已,岂有他哉!黄鼠狼莅临鸡窝殷勤拜年,基辛格访问中国频送赞语皆属此类。一些官儿钱财与高帽兼收,娇娘与奴才并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于马屁与恭维齐飞,高帽共乌纱一色。
据说,送高帽就如同行贿,同样是有讲究的。钟情珠宝的,就别给她现钞;偏好同志伺候的,就甭给异性服务;本来要拍马屁,就决不可拍到马蹄上。这送高帽的学问可大着呢。
有人启发顽石,郁郁不得志的原因,除了无钱可贿,还因做高帽的水平有欠。某虽诚心受教,然天资有限,启而不发,奈何!
2015.3.23
相关文章
- 中组部通报3起行贿买官案 涉及99名买官人
- 任志强:行贿未必邪恶 抗日部队也曾给日本塞钱
- 葛兰素史克高管招供:我们鼓励员工犯罪
- 世界医药巨头法国赛诺菲被曝行贿79家医院 503位医生
- 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推高药价内幕披露
- 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部分高管在华行贿被立案
- 行贿者,老总!
- 雅芳行贿的是哪些中国官员
- 拧紧“腐败”的“龙头”?朱钟毅、岳耀勇上演双簧为哪般?
- 行贿犯罪查处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