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精英的三种组织与平民的无组织

火烧 2018-12-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精英的三种组织与平民无组织现象,分析特权对社会的影响,强调分蛋糕的公平性。结合文革与历史案例,揭示精英与平民矛盾,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层问题。

  精英的三种组织与平民的无组织

  精英特权的危害性众所周知,但是想要彻底根除却不容易。简单的形容:特权加强了组织性,有利于“做蛋糕”;特权也造就了精英,不利于“分蛋糕”。“做”与“分”,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难题。

  现实中的平民大都生活在精英的组织里,精英希望平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做蛋糕”,以打酱油的心情“分蛋糕”,还真是哭笑两难。精英的组织不会将平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甚至次要位置,常常是最后的位置。平民无奈中加入一个个不能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实际上处于“无组织”的地位。当然,如果精英全然不顾平民的利益,那么平民就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形成组织与组织的对抗,代价很大后果很恐怖。所以,孔子就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大白话就是,不怕蛋糕做得少就怕蛋糕分不好。

  道理很简单,老祖宗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上纲上线经典理论化了。可是,再看看社会现实:等级精英的政治组织,资本精英的经济组织,技能精英的文化组织,对应着平民百姓的无组织。这怪不得旁人,平民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分到蛋糕屑实属正常。为什么讲文革是最伟大的人文探索?因为1966年之前,精英与平民的矛盾并没有激化甚至相当的融洽,距离平民必须抱团抵抗的时候还早得很。可是,在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推动下,偏偏出现了数不清的平民组织,其理论和实践大大推动了人文科学的进步,从深层次试验了平民组织管理社会,摆脱精英统治的道路,成为百余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颠峰,甚至人类文明史的颠峰。从那以后,人类社会从高度文明重重摔落,并且继续摔落……毛主席拉着推着拖着大家往前走,可是大家扯后腿了。

  由于“平民无组织”的成因是客观的,主观能动性暂时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所以先讨论一下精英的组织分较有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实质是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的竞争,也可以说是等级精英与资本精英的较量。类似的PK,中国的王朝周期律也经常上演,只是舞台从中国变成了全世界。等级精英希望剥削平民的同时,维持基本的政治秩序,为达到这个目的,平民百姓必须有分到蛋糕屑的权利;资本精英则不管这个,因为他们在乎金钱的权威,只需要经济秩序,平民能否分到蛋糕屑仅仅与铜板有关。说好听点,这是精英统治的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到了王朝中后期,这一组矛盾开始激化。等级精英用政治手段打击资本精英,资本精英则用经济手段反击等级精英,形成可笑的乱斗。照理说,等级精英的观点是对的,剥削平民要有科学性可持续性。收鸡蛋要照顾好老母鸡,撸羊毛要多喂草料,当父母官接受孝敬就要关爱孩子们。但是挡不住等级精英们嘴上说好话,身体很“诚实”,杀鸡宰羊打孩子总是头一个,完了还不让别人学,你说恼不恼火!资本精英只好愉愉大捞一笔压压惊。最后就成了“蒋太子上海打老虎”,不打亡国,打了亡党。临到灭顶之灾才晓得等级精英和资本精英原本是一家人甚至是一个人。所以蒋总裁选择了亡国不亡党,优先照顾核心小团体利益。

  回望历史,常凯申的幸运值绝对是MAX。以往失败的精英集团大都没有好下场,而他还能在台湾苟延残喘,归根到底因为时代变了,西方域外势力扩张到了大中华区,让他保住了小命和一丁点地盘。这件事也警示我们,把国内问题当成国内问题来思考,把眼前问题当成眼前问题来思考,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必须突破国界用世界眼光,突破现状用历史眼光,采取整体阶级论的观点通盘把握。

  再看看中美之间的乱斗,那些常常让人无语的政治乱伦其实也是有规律的。东西方精英组织之间常常暴发激烈的冲突,目前主要发生在中国的等级精英与美国的资本精英之间。他们斗起来很凶狠但从来不会忘记原本是一家人,是夫妻关系。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平民。那么,全世界精英团结起来共同镇压平民不行吗?不能说不行,只是很有难度。因为平民不仅是精英的利益争夺者,还是组织的根基,是精英的安身立命之本。采取任何极端的策略就会发现前后左右都不行!这与精英剥削平民,迫使平民用组织力量消灭精英,最后发现精英又从自家的组织内冒出来一样。文革中被发现的“毛泽东困境”不但是平民的难题,同样也是精英永久的叹息。

  理论太过滞后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