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请中央选拔基层人才的建议
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
历史上人才的作用。
历史上,萧何追韩信,刘邦拜将,对刘邦战胜项羽起到决定性作用;周文王选拔姜子牙为相,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齐桓公选拔管仲为相,称霸中原;秦穆公选拔百里奚为相,秦孝公选拔商鞅为相,横扫六国,统一华夏;刘备任诸葛亮为相,奠定蜀汉基业;李世民任用魏征为相,出现贞观之治,这都是历史事实,不再一一论述。
这说明,虽然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历史上的人才对历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看看以上优良人才的出身吧!
韩信当时丢魂落魄,走投无路,刘邦集团的萧何发现了他,曾经受到胯下之辱。姜子牙被老婆抛弃,什么也没有,以江边钓鱼为生。百里奚是奴隶出身,是秦穆公五张羊皮换来了他。商鞅在卫国不受重用,漂泊到秦国。管仲曾经借鲍叔牙的财物不还,说明是贫困之极。魏征曾经是敌对集团的谋士,是“反革命集团”。这些人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显赫的出身。
当前社会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有报国之志。有爱国之心,有报国之志是基层,时时刻刻考虑国家利益,居安思危;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如周恩来,少年时候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朱德虽然没有这样的豪言壮志,但是一直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奋斗了一生。选拔持之以恒报国之志的人才。
术业有专攻。治国需要专门研究人才,部队需要高级指战人员等等。治国是一门科学,既是处理社会复杂关系的科学,又是调动社会生产力的科学;部队的高级指战人员,既要有孙武的战术,又要有孙武的爱兵之心,这样才能铸造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因此,需要专门的人才,像高斯喜欢数学一样,像袁隆平喜欢水稻育种一样,达到痴迷的程度,终生致力于治国研究的人才,治军研究的人才,他们的建议是科学的建议。
熟读历史。中国的历史是最系统的历史,历史经验相当丰富,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只有读透历史、读懂历史、认清历史,知道历史的“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科学规律,才能运用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政策。
经受过挫折。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承受的住挫折和打击,才能更加成熟,作出理智分析和判断。历史上的名人有谁是一番丰顺的。百里奚做过奴隶,韩信讨过饭,姜子牙受过贫穷,朱元璋做过和尚,毛泽东受过排挤等等,只有经过挫折,才有百折不饶的精神和毅力。
经受住诱惑。一个优秀人才,要经得起金钱诱惑,要经得起权力诱惑,要经得起美色诱惑,要有抗腐拒变的意志。对那些经不起诱惑的人,慎重选择。因为相当一部分贪官初入仕途时是很清廉,很有才能的。就拿林彪说吧,他的军事才能,他原来也是为革命工作奋斗的勇士,可是经不起权力的诱惑,背叛革命。如周恩来和朱德同志,一生没有私欲,把自己的终生奉献给党的革命事业,始终没有篡权的意念。
选拔贪官埋没的人才。当前,反腐败惩治的贪官污吏已经不少。在这些贪官污吏主政期间,他们会选拔刚正不阿,敢于主张正义的人才吗?绝对不会选拔这些人的,因为这些人,不会趋炎附势,不会鄙颜屈膝,不会送礼,不会攀亲,甚至会惹领导不高兴,因此贪官污吏们,把这些人压制在底层。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是人才,不是奴才。这些人,不贪权、不贪财,不会欺下瞒上,对领导和对同志们一视同仁。
用好一个人才可以是全盘皆活。
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反围剿失败后,重新启用的毛泽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并最终走向胜利。假如当时不用毛泽东,中国共产党能走出石达开没有走出的路吗?中国革命能取得最终胜利吗?还有三国时候的诸葛亮,刘备集团遇到诸葛亮之前,没有一片站稳脚跟的地方,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集团指明了方向,建立了蜀汉政权。历史上的一个歇后语不是说吗,“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假如没有萧何追韩信,假如没有刘邦的登坛拜将,中国的历史有可能改写。因此,用好一个人,可以使全盘皆活。
在选拔人才上,我们必须坚持惯例和原则吗?
选拔惯例。当前,中选拔人才上,有一个原则和惯例,那就是必须从基层做起,必须一步一个台阶,这个原则和惯例是对的。但是对于特殊需要的人才,也需要这样的提拔和重用吗?假如刘邦让韩信从士兵做起,说不定历史已经改写;假如刘备让诸葛亮从基层做起,历史可能也被改写;假如秦穆公让百里奚从奴隶做起,秦穆公到逝世也不能让百里奚当丞相,这样的历史证据很多,不在一一列举
为什么要选拔人才。当前中央领导集体中,大多数至少10年以上没有做过基层工作,没有长时间的接近人民群众,不能全面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真实心声。当年毛泽东深入到群众中,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邓小平接受下乡改造,制定了“分田到户”。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人才长期与基层人民在一起,把基层人民心声传达到领导决策层,制定出符合民意的政策。假如不能真正了解人民心声,在办公室能制定出符合人民心声的政策吗?因此,要选拔一些在基层工作的人才,才能制定出符合民意的政策。
敬请大家对此建议进行充分讨论,是否有利于国家出台更加符合民意的政策,更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关文章
- 论好人是如何变成坏党员的——读经一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