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食堂喂学生吃“猪食”,伤害孩子,罪无可恕!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喂学生吃“猪食”的消息刷屏朋友圈:
《新京报》这样评论:
污秽不堪的灶台、长满霉菌的馒头、冷冻变质的肉类、已经腐烂的水果、各式各样的添加剂——不说是学校食堂,还以为是个无人管理的垃圾场。
而这个垃圾场的领办者,正是在成都人乃至四川人眼里的金字招牌——“成都七中”。
它是中国4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样板学校”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北京四中、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湖北黄冈中学。
牌子响亮,自然附庸蜂拥。
2005年,成都七中与“冠城集团高达投资”签署合作协议,约定由“冠城集团高达投资”修建民办公助院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受“冠城集团高达投资”委托,负责学校教学管理。
2009年4月,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立。
集团成员13家,包括自办(1所)、领办(4所)、指导合作(3所)和对口帮扶(5所)学校。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便是成都七中领办支持型的学校之一。
此前因严书记事件名噪一时的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是指导合作型办校。
2017年5月,皖新传媒12.7亿元已收购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原股东“冠城集团高达投资”承诺——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三年累计结余总额应不低于3.09亿元,并计划在2021年上市,具体可列举为:
2018年的年度结余不低于9800万元;
2019年的年度结余不低于10300万元
2020年的年度结余不低于10800万元。
各位读者发现了吧,这是一场对赌协议,赌的是能不能从学生身上赚到钱。教育?健康?抱歉,资本家的字典里没有这些词。
2019年3月13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现场
一旦教育、医疗这类公共服务行业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路线,出事几乎就是必然的。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这是马克思的话。
如果你能尝得出来,那老板自然不敢轻易偷工减料。
如果你尝不出来,那么注水肉、掺水酒、掺白垩的面包不卖给你,卖给谁?
老板考虑问题只有一个标准——利润,其他的标准都要让位。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要你别当场吃死,别当场出事,别当场捉住实锤证据,资本就无所谓。
于是,卖“化学牛肉”的,很可能所吃的就是毒大米;
卖毒大米的发了大财,举杯庆祝,喝下的却是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
假酒公司的员工,为孩子买到的奶粉被添加了三聚氰胺;
在奶粉企业食堂里,正在供给“化学牛肉”烹制的午餐……
这形成了一个恐怖的循环,
这群人似乎孜孜不倦地忙于一个事情:互相伤害。
面对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决不能只撤职几名官员或者罚款就一了百了。
至少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大学校食堂监管力度;
2、辖区街道办要经常进学校抽查食堂卫生;
3、学校后勤采购部的每一笔采购的来龙去脉必须详细记录永久保存;
4、学校食堂操作间安装摄像头,改造成“明厨亮灶”,使后厨暴露在阳光下,让就餐者一目了然;
5、学校食堂对家长开放,凭家长证可以定期不定期抽检;
6、落实校长陪餐制度,学校领导必须每天陪学生用餐;
7、抓好教育局长、市场监督局长每月值班制度,值班期间由公仆亲自下厨为学生做饭;
8、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相关责任人要视程度入刑;
9、逐步取消教育产业化、市场化。
伤害孩子,罪无可恕!一查到底,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