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门紧闭》看司法机制的效率 从《大门紧闭》看司法机制的效率
从《大门紧闭》看司法机制的效率
谢立勋
早两天看了《今日说法》的《大门紧闭》,我深感我国的司法机制让警察们在执法时效率低下,且可能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大门紧闭》说一对矛盾夫妻去办理离婚手续,男士不愿意离婚,带着买来的刀将妻子刺伤,在凶手狂躁之际,有人将妻子送出了大门。此时凶手将玻璃门关上,再用刀逼着在内办公的众多工作人员和一些办事的群众,凶手还狂躁地自残。警察和防暴人员来了,也只能在玻璃门前喊话,想从后门进去,后面又没有通道。如果要破窗而进,又怕惊动凶手引发更大的伤害。这时有人告诉警察,他妻子由于伤势重,已经死在医院了。此时工作人员和办事的群众都蜷缩在办公桌后,度过惊恐的时间,警察此时在大门边与凶手交流或对峙。最后由工作人员从后面窗户丢来钥匙,警察开门后,迅速制服了凶手。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否则也不会播出了。其实这期间对凶手的仁慈,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血案。
情节就是如此,但当时我看后,感觉特别不是滋味。如果这个凶手不是那么傻,也许他是不会轻易被制服的,至少还会让我们付出更多的生命代价。对于已经杀死人的人,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群体伤害事件的危险,我们的警察也只能是等待时机,直到被害人已经死亡,仍是只能等待,这难道就是我们的司法效率吗?我们的司法机制难道就是因为对犯罪人员人性化,而可以效率低下,枉顾他人性命吗?这到底是愚蠢还是麻木?这是真人性化还是假人性化。这个人性化,至少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一种狭隘的人性化思想在作怪,而这种作怪,人们还不敢指责!
我们学法治,往往以美国为参照物。然而美国对待这种情况,警察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对方举起手来,先保护好自己。如果对方稍有顽抗之意,则立即击毙。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也降低了司法成本,从长远也防止了不良后果的出现。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小孩拿玩具枪逼人而被警察击毙的原因。我们可以指责他们草菅人命,但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说的,因为先发制人,能杜绝许多麻烦。我们的人性化,往往不能防患于未然,常常导致更大的麻烦出现,才去装腔作势说一些大话,真是悲哀!
这里我不怪警察,因为警察们也要保护自己,因为机制决定了多死几个人,警察没有责任。倒是你敢担当,击毙了坏人,你就可能承担着许多莫名的责任,那些不做事的官员,不知世事的上级都可以来指责责罚你。
看来我们的应激机制要改,还是学毛泽东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实事求是。而不要为了表面的文字,可以扼杀人性和聪明的主观能动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