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洋品牌为何有双重标准 李银:洋品牌为何有双重标准

火烧 2010-03-20 00:00:00 时代观察 1026
文章探讨洋品牌在转基因产品销售中存在双重标准,批评其在中国市场忽视消费者权益,同时分析中国食品安全法规与检测标准的不足,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李银:洋品牌为何有双重标准

 

  作者:李银

  3月15日,国际环保组织在沃尔玛长沙黄兴南路店和中百仓储武昌区水果湖路店的抽样中,检测出有转基因大米在售。而四川成都伊藤洋华堂超市双楠店出售的是未经国家认可产地的转基因木瓜。

  即使围绕转基因是否可推广商业化的争议未绝,不代表沃尔玛等对转基因大米、转基因木瓜的销售拥有足够的借口。一个国家有权决定何时推进转基因大米的商业化进程,有权决定何时允许其进入流通领域,但在相应的法律法规未放行之前,企业提前私自推进的做法,均属违规违法。

  卫生部已经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 “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标识;未标识的,不得销售。”沃尔玛、伊藤洋华堂、雀巢为代表的洋品牌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并未正视此规定。

  一向重视信誉的跨国企业们,施行双重标准,在欧洲或日本市场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可是在中国却忽视消费者的权益销售转基因产品。细想想,其实“有理可偱”。首先,中国的标准似乎比较低。低在环境污染严重,而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原因,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以及滥用农药等等现象屡见不鲜。其次,守法意识似乎也比较低。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导致跨国公司也本土化了。

  再者,技术检测标准低。对于超市而言,目前各个超市采用的检测方式和标准不尽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没有相关强制规定,全凭超市自行决定。超市使用的检测仪器及所用的标准也不一样,有些是国家标准,有些是地方标准。最后,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恐怕也高不到哪里去。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的情况下,消费者若无明显自我保护的意识,不了解所购买的食品在安全方面的具备何种必要元素,就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人既生而平等,想必肉体并无实质差异。转基因食品在美国出售与在中国出售,其隐患同样存在。所不同的是,各国“防火墙”设置厚薄不一。对比欧美相关法规可知,中国的法律法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保护,实在说不上严格。但在明文法规面前,也不见得口口声声有社会责任的洋品牌们遵守。

  或许,沃尔玛等仍停留在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够最好地确定其需要,如果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毕竟现在已是21世纪,企业不但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同时,也不应因为在不同的国度就有不同的标准。沃尔玛等企业在中国一直在强调其不断重视并深化企业社会责任。但双重标准的事实,无疑暴露其“虚伪”。当然,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中国要依法惩处,而不是将之视作公共争议,否则,法律有什么意义呢?更别说道德谴责,最终由民众承担代价。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