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转基因大米上餐桌先得开启消费者知情权

火烧 2010-03-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转基因大米上市前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呼吁立法监督安全审批流程,避免贸然推进产业化。关注转基因安全证书审批透明度及长期影响,强调公众知情与基因风险问题。
    要开启转基因水稻种植,就必须先开启消费者知情权的大门,所以,我建议国家开启对转基因品种开发、试验、产业化等过程的立法和监督,而不是贸然将转基因稻米端到市民的餐桌上。
    从春节前开始,转基因水稻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中科院院士张启发表示,转基因稻米最迟5年能上市民餐桌。 (3月22日北方网)
    就像很多人那样,我对科学充满着敬畏之情,我热爱科学,但我对科学天生就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科学需要启蒙,而启蒙需要足够的知识量才能接收。当然,知识量还仅仅是一方面,相对而言,知情权的拥有才是最紧迫的。但你问我转基因是什么,我茫然不知所措。我只知道全球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比如我去超市买花生油,我会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一见有转基因大豆等之类原料的,即扭头就走,决不帮衬。但现在是转基因稻米,我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来不及被普及、被启蒙,专家就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已经获得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了,“转基因大米不仅吃起来安全,对生态环境也是安全的”。但是让人生疑的是,安全证书的审批程序成谜,审批机构成员信息成谜,长期食用到底对人体有无害处?一连串的问题有待解答,而且本应当在审批前就要解答清楚,但现在事情却完全颠倒过来,先审批后解惑,如此又何以让消费者放心?
    要开启转基因水稻种植,就必须先开启知情权的大门,这是作为消费者需要坚守的底线。而且,更为迫切的是,因为转基因品种的产业化,必将影响到“三农”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基因是否变异的利益问题,所以,我建议国家开启对转基因品种开发、试验、产业化等过程的立法和监督,而不是贸然就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贸然审批通过安全证书,贸然将转基因稻米端到市民的餐桌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政府应该特别慎重批准转基因植物商业化。虽然实验非常成熟,但其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要在未来几代人后才显现。”我想,这也道出了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的肺腑之言。
    ○ 叶扩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