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高房价下的楼市对经济拉动力有限

火烧 2009-04-04 00:00:00 时代观察 1033
高房价抑制居民消费,影响经济增长。房地产成本中政府和企业占据大部分,建筑安装费用拉动内需有限。高房价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挤出其他消费,影响经济启动。

   国家某部委研究机构最近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高房价”已经成为抑制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报告主要从房价与居民最终消费率、房价收入比、房价构成和房地产占固定投资的比例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房价”对启动居民消费的杀伤力(3月22日《经济观察报》)。
    按照常规,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能够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等好几个行业的发展,能够吸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虽然,关于房地产是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争论,但是,正常、健康的房地产发展确实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小。这也是开发商、个别专家、个别地方政府以此要挟中央政府的有力借口。然而,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大打折扣,甚至有制约作用。
    从房地产建设成本看,对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很难拉动相关产业。房地产价格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土地价格或者使用费、前期开发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开发管理费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和税金。其中只有建筑和安装这一块儿可以启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而根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递交了一份名为《我国房价何以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的总费用支出一半流向政府》的大会发言稿称,全国9城市“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的调查显示,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即土地成本+总税收)所占比例为49.42%。而上海的开发项目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达到64.5%。在减去前期开发工程费、后期开发管理费后,建筑和安装费用占房地产总成本在30%以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应该在10-20%,也就是说,100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果去买房子,全国平均来看只有20-30元拉动了内需,其他的70-80元都被政府和企业拿去。100元中竟然有七八十元的拉动作用被扼杀了。从这个逻辑推理下去,住房销售量越大,被政府与开发商吞噬和淹没的拉动经济的资金量越多。
   从楼市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高房价已经成为制约启动消费的最大阻力。主要包括两会各方面:首先,高房价挡住了居民的楼市消费,制约了启动房地产行业。目前,楼市交易量低迷、存量商品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住房消费严重不足,百姓购买欲望不强。但是,必须搞清楚,居民购房热情减退,意愿不足,并不是没有购房需求,而是高房价挡住了百姓的购买行为,百姓想买而买不起房。只要房价能够回到合理价位,回到百姓能够承受和接受的心理价位,交易量马上就会上升,存量商品房马上就会销售一空。
    其次,高房价的挤出效应,影响到了居民的其他消费行为。目前,中国的消费启动不起来,有收入过低且不稳定、百姓无钱消费的原因;有社会保障不健全百姓不敢消费的情况;也有房价过高、百姓为买房积攒一辈子积蓄而不能消费其他产品,降低生活水平的状况。保守的消费者,动员全家人将收入积攒起来购买一套房子,必然消减其他消费;超前的消费者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购买房子而成为房奴后,沉重的月供负担,无论如何都不敢大胆消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并不是房价越高对经济拉动作用越大。反而,高房价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居民放心、大胆消费的罪魁祸首,正在对中国当前最为急迫的启动内需、提振消费政策措施起负面影响。
   大幅度降低土地、税费在房地产成本中的过高占比,坚决取缔开发商的暴利,义无反顾地遏制楼市投机行为,继续降低城市住房价格,不仅是一个关系民生的问题,不仅是一个保障金融安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启动内需、拉动国内消费、应对金融危机,保证今年8%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的大事。

新闻链接:http://www.ce.cn/cysc/fdc/fc/200903/22/t20090322_18572910.shtml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