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丢失了文化的微信红包

火烧 2017-01-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收到微信红包时产生的不被尊重感,分析红包背后的文化含义与社交礼仪,指出红包并非随意发送,而是有特定场合与关系,引发对现代社交方式的反思。

  欢迎关注李舟微信公众号:lhx-1201

  一位同事收到了一位客户的微信红包,有些不快地抱怨说:他凭什么给我发红包啊?我问:发红包怎么了?她放低声音、似乎有点不自信地说:他不是群发,他是给单个人发,我怎么感觉有些不尊重啊?!

  同事的话勾起了我对于自己也曾有过的类似感受的回忆:过年或者过其他节日了,难免会收到一些人的微信红包,按道理,发红包是表示祝福,是喜庆和善意的表达,但是,在收到红包之后,我却确确实实地感觉很不舒服——是的,正如那位同事所说的,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于是,“收还是不收?”便立马成了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收了。毕竟,给你发红包的人也是好意啊,怎么也不能冷了别人的热心,拂了别人的好意啊!

  那么,为什么好意却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甚至不尊重呢?

  开始收到红包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我也曾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想得太多了?是不是有些神经过敏了?

  但是,更深入地想想这个问题,我便意识到,这种收到红包后产生的不舒服或者感觉到的不被尊重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很自然的心理反应。

  为什么呢?

  试想想:微信上的发红包不就是来自于现实中的发红包么?但是,现实中的红包并不是不分场合不分对象随便就可以发的。红包就是包裹着喜庆外衣的钱,发这种钱当然也是有讲究的,细究一下,就可以发现一般只限于下面四种情况:一是过年时作为大人的长辈给还不能挣钱的作为孩子的晚辈发红包,叫压岁钱;二是老板或者领导到年底或过节时或其他场合给员工或者职员发红包,叫奖金或者福利;三是逢上亲朋结婚或孩子满月或长辈生日或孩子考上大学等喜事给送个红包,叫贺礼或份子钱或“情”;四是对于临时为自己服务或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而送其红包,叫小费或酬谢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红包有两种,一种是发的,是大人对小孩或者老板对员工、领导对职员,即尊对卑、上对下,表示的是关爱、鼓励;一种是送的,是送给有喜事的亲朋,或者临时为自己服务或给自己提供帮助的人,一般是身份平等的人之间的行为,表示祝贺或者酬谢。

  既然微信上发红包的意义源自于现实中的发红包,而现实中发红包基本上也就这四种情况,包含了这四种含义,那么,当在微信中收到红包时,我们怎能一点都不联想到所收到的红包的现实含义呢?

  是祝贺或者酬谢?——我最近有什么喜事吗?我帮了他(她)什么忙吗?

  是关爱和鼓励?——他是把我当小孩或者他的手下吗?他是把他自己当作我的老板或者领导吗?

  如果我最近没有什么喜事也没帮对方什么忙,而且,对方也不是我的老板或者领导,那么,如果收到对方的红包,我怎能不会直觉到他是有意或者无意地要高我一头,从而我怎能不会有不被尊重的感觉?如果对方是我的长辈或者年龄比我大倒还罢了,如果年龄比我小甚至是我的晚辈,那收到这样的红包,谁的心里能不犯一下嘀咕?谁能毫不犹豫地对这红包坦然接受?

  事实上,自从有了微信红包,恐怕没有几个成人没收到过类似的含义不明的红包,而且人缘广的,逢年过节,这样的红包收到几十上百,可能都不稀奇。但是,我们似乎极少听到有人抱怨收到这样的红包,似乎还有不少人为能收到这样的红包而高兴而得意。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也许会说:逢年过节,喜庆的日子,发个红包算是祝福吧。既然是祝福,为什么不高兴呢?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会在春节拿着红包送给一个个亲朋或者熟人(孩子除外)表示祝福呢?如果一个人收到这样的红包会是怎样的反应呢?显然,一般人都会感觉莫名其妙甚至好笑,因而也是不会接受的。

  但是,在微信上收到这样的红包后,为什么人们的反应却大不相同呢?

  是跟我曾经有过的经历一样,心里不愉快也装作若无其事甚至高兴的样子?是因为凭空得了几块十几块钱而忽略了红包中所含有的不尊重的意味?或者,是在像春节这样全民喜庆的氛围下,大家都变得神经大条从而只把发红包和收红包当成了一种喜庆的方式而忘记了它本来所具有的含义?

  这几种可能性应当都是存在的。总之,人们对微信红包的看法已经跟对现实中红包的看法不完全一样了,人们似乎不再思考或者尽力避免思考微信红包的含义,人们更多地是把发红包和领红包或者抢红包当成是一种表达喜庆的方式,特别是在春节的时候。

  不过,即使是表示喜庆,即使是群发红包和抢红包,即使是在如今微信红包已经全民普及而且越来越兴盛的情况下,事实上也有不少从不参与的人。

  为什么不参与呢?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不合群或者穷或者吝啬,但事实上,最可能的原因,应当是因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发红包本身的含义。

  给大家发红包?你是大家的老板或者领导吗?你把别人当小孩了么?表示喜庆不可以用其他方式吗?用发红包来表示喜庆,你是想显示自己有钱么?想到这些,就不发了。

  抢红包?你凭什么领人家的那点钱?你把自己当小孩了么?别人扔点钱你去抢,多丢份的事啊!

  总之,一想到或直觉到发红包和抢红包所包含的意义,在没有小孩的群里,你就很难跟着大伙儿一块去发红包了,当然更不用说抢红包了。事实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在那些文化氛围比较浓的成人微信群里,总是很少有人发红包和抢红包。

  但是,微信红包(用微信红包的形式付款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如今如此盛行,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大家都如此地喜欢发红包、收红包、抢红包呢?

  归结起来,原因大概不外五点:

  一、商家的推动。纸媒、电视的时代已经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等广告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精明的商家很自然地将目光对准了移动互联网,于是,微信便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微信红包便成了他们用来吸引人气,从而传播品牌的极为有效的方式。当一个人,不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借一个节日给你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感觉接受这种钱是一种伤自尊的事情,但是当一个企业搞推销,免费赠送客户一点小礼品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的人去凑这个热闹,去享受那点免费的好处。商家搞赠送,是一种营销方式,用他们的话说,是回馈旧用户和吸引新用户,是在商言商,所以在微信上领取商家的红包,大家不感觉丢人。商家愿意给,大家愿意领,商业性质的微信红包就自然兴起来了。当商业性质的红包热起来之后,自然也就会影响和传染到非商业领域。所以,商家的推动,既是微信红包热起来的主要原因,也是让微信红包越出其本来意义的重要根源。

  二、虚荣心的满足。小时候从家长那里领红包,工作了可能会从老板那里领红包,很多人只有过领红包的经历,却一直没有享受过给别人发红包的滋味。领红包以接受者的姿态出现,无疑有一种弱势、被动、寒酸的感觉,而发红包则显得强势、主动、富有、大气,并有支配者的感觉。所以,如果说接受红包会让人得到一点物质上的好处,那么发红包则会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一种自尊的满足,或者说荣誉感的获得。正因为此,在微信群里,不少人发红包的积极性可能绝不比抢红包的积极性小,特别是对于好面子的人,尤其是男性来说。

  三、得小利的需要。有人爱虚荣,有人贪小利,有人爱发红包,有人爱抢红包,这两类人聚集在一个群里,红包很难不盛行。

  四、跟风心理。当微信红包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应当还会考虑到红包的本来含义,在发红包上还比较谨慎,当红包风越刮越盛的时候,自己不跟着大家玩,就显得有点不合群甚至无趣了。

  五、追求热闹的需要。现在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层出不穷,受商业微信红包的影响,在群里,大家也会起哄让群主(公司内部群一般就是老板)发红包,慢慢的,也会起哄让群里的随便一个成员发红包,在这种起哄下,谁要赖着不发红包,就显得不好玩了。于是,在群里,微信红包慢慢的就变成了谁都可以发的一种活跃气氛的游戏方式。这种游戏方式随着在微信群的普及,慢慢的也延伸到微信群外,以至于不但任何人都可以在群内群发红包,而且任何人也可以直接发红包给任何一个人。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生事物的出现,红包的适用范围也应当会比以前有所增加,但是,发红包的本质,在任何时候却都应当是一致的。

  大人给小孩红包,是因为小孩的钱要来自大人;老板给员工红包,是因为员工的钱要来自老板;客户给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人红包,是因为服务人员的钱最终还是来自于他们服务的对象;亲朋给过喜事的人红包,是因为过事需要钱,需要亲朋的金钱帮助。所以,家长或长辈给小孩红包,老板给员工红包,被服务对象给服务自己的人红包,亲戚朋友给过喜事的人红包,首先是因为被给红包的人需要钱(譬如同样是喜事,一个是升官发财,一个是孩子考上大学,前者自然没必要给,后者因为上学需要钱,所以可以给),其次是因为给他们红包的人给他们钱是有道义上的合理性的。另外,因为红包就是包裹着喜庆外衣的钱,所以,红包要么只能在对方喜庆的日子发,要么红包的钱是额外给对方的报酬(得到额外的报酬对对方也算是喜事)。总之,超出了这个合理的、约定俗成的基础给人发红包,就像强制给人施舍,必然就会给别人造成尊严上的伤害,是一种对别人的不尊重。

  所以,发红包这个事虽然是小事,但小事不注意,也会造成人际交往上的不愉快,自己花了钱,却换来别人的不愉快甚至反感,何必呢?当然,在微信群里,在大家起哄的情况下,发个红包应付一下场面,可以当作游戏,事实上也是在活跃气氛,自然没必要计较。但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适宜的缘由,就给别人发红包,特别是给单个人发红包,即使是在春节,也多少含着对别人的不尊重。

  总之,乱发红包的盛行,主要还是因为很多人忘记了或者忽略了红包本身的文化含义,忽略了其文化含义,那么就等于忽视了红包中包含的精神因素以及对人的精神影响,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人的精神的产物。在什么情况下发红包,不是什么人随便制定的规矩,而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利人际和谐的约定俗成的礼节。所以,忽视红包中的文化含义,就等于忽视了礼节,忽视了红包对人的精神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发红包的和被发红包的都将发红包视作无意义的游戏,要么就很有可能无意中用红包对别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或精神上被别人用红包伤害。

  微信红包的盛行,还很容易造成一个结果:大家都用钱来社交,用钱来游戏,自然就会加剧社会一味向钱看的风气;而且,用钱来沟通感情,久而久之,钱就成了感情的等价物,人们都用钱来表达感情,最后也就很难再看到真正的感情,从而也就进一步减少了人们心中的感情(因为有感情没感情都是一样的,只要有钱别人就会认为你有情)。另外,在微信群里,熟人之间,特别是亲朋之间,大家隔三岔五就发红包,手里钱紧大方不起来的人就显得很尴尬,无形中,爱发红包的人就对缺钱手紧很少发红包的人造成了伤害,同时在群里制造了不和谐。所以,微信红包在熟人之间的盛行以至泛滥,本身就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整个社会文化衰落、拜金主义盛行的表现,它不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而是人际关系中的“添堵剂”,它不会增强感情,反而会弱化乃至金钱化感情。

  在节日,一句真情的祝福,远比发给别人包着几块钱的红包更有意义,一个喜庆的表情或者制作得精美的祝福动画,远比红包更能增加喜庆的气氛,几句贴心的问候,远比红包更能让人欣慰。所以,快过年了,在微信里,让我们少些红包,多些真情的祝福和温暖的交流吧!

 

  李舟微信公众号:lhx-120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