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由共产到共和——实现人民万岁的道路

火烧 2009-04-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由共产到共和的路径,强调人民万岁的重要性,分析公有制与人民共和制的关系,提出改革社会管理机制,实现非职业化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写下这个题目时,那个带有湖南乡音的呼喊“人民万岁”仿佛又响彻耳边。历史上只有伟人毛泽东这样由衷的呼喊过。哪怕是最开明的帝王,即使是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哪怕是认可了水可载舟,水可覆舟;也不曾用万岁来称呼人民。万岁是一个称呼仅适用于帝王,何曾有平民百姓来分享的份。毛主席的伟大仅此一句“人民万岁”的呼喊就可体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说漫长也漫长,说短暂也短暂。人类的社会制度期间经历过了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分封建诸侯的世袭制,君主专制的世袭制,到现在的人民共和制。也有相互妥协的变种君主立宪制和资本主义的共和制。而最终的趋势是公有社会的人民共和制。简单化的共产主义理想被赋予是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能按需分配。现代社会的发展,资源的耗尽让我们必须端正从前的错误认识。有一个问题被大家忽略:封建制与君主制里面的世袭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财产继承制。封建诸侯与帝王虽名义上占有疆土子袭父业,但是普通百姓也可以继承其先人的财产。这是一个大私有与小私有的关系。不同之处诸侯帝王继承的多出了权力(人类社会的调节机制)这个东西。而传统感念上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仅停留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争论上,而没有正确的提出人民权利为大既是人民万岁的权利建设问题。并且很自然的沿袭了旧的官僚体制管理国家的习惯。

        没有共产,也就是公产的公有制基础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共和制。美国的共和制是达官显贵的有钱人掌握国家权力。没有公权的真正实现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共和制。此两点就是克服财产上的继承制与实现社会管理权力的公役制.轮换制.不多次连任制。就是简单的干部能上能下,能出能进。也可以说管理国家职能的非职业化。可以想象以职业化的官僚体制去实现人民共和吗?

        诸侯私有封地,帝王私有天下是他们的权利基础。人民公有社会财富也是实现人民共和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思考问题离不开辩证法,想问题不能一根筋。帝王私有天下人民也要有生活资料,社会主义也不是没有私有财产(生活资料)。关键是世袭制与继承制的问题。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共和国家的时候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真正的共产党人在建设国家的时候是否应该想着仅留一份家业给自己的后人?这个思想不转变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就如同一棵小树向上生长的生命力。生命是向上的追求。如同种子的生命力,有了水分与阳光,他就要生长。去开花,去结果。完成世代交替。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阻塞人们向上的需求。邪恶的人们打倒皇帝是为自己做皇帝,而善良的人们打倒皇帝去建立共和。毛主席的文革初衷就是一心想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毛泽东的名字之所以伟大就是他是一个永远的革命者!他“人民万岁”的呼声是发自内心的。只有他始终承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并探索了一条实现人民万岁之路!

       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公有制这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文革的时候许多人并不明白毛主席的远见。公有制基础之上需要去落实的是人民当家做主,而不是官做主。一个农民可以当国家的副总理,一个工人可以成为国家的高级干部。探索不免有失误,期间也有错选的人。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破除官僚体制。在官僚者看来这样的提拔是坐飞机上来的,苏秦挂六国相印是不是也做了飞机?选先用能不讲论资排辈,举贤不避亲,举荐不避愁,在春秋战国的古时候成为美谈。而官僚者用人就只讲裙带关系,任人唯亲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社会主义的公权力建设弊病就在这里。

       问题在一粒种子萌芽的时候,仅有毛主席这样的伟人才能发现。而今天官僚制弊端已长成大树我们放才看明白。许多人也许还迷茫,不知路在哪里?那就真正去体会毛泽东的思想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