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有没有可能再次打进湘西?
文章探讨日本兵再次打进湘西的可能性,结合历史战争与未来预测,分析中日教育理念差异及台海局势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远处炮声隆隆,近处战机咆哮,一大堆日本兵冲进我居住的乡村,他们见人就杀,见屋就烧。我随着一大股村民惊慌外逃,枪子儿在我们的身后呼啸,一粒子弹击穿了老刘村长头上的羊皮帽,另一粒子弹击中了村委赵大姐手上的小提包。众人飞也似的逃入村东的山林,小鬼子追不到目标,随手投来一枚燃烧弹,大火在我们隐藏的地方燃烧,大家痛哭哀嚎,鬼子们咧嘴大笑 …… 忽然,我觉得自己右耳朵火辣辣的疼,用手一摸,发现老婆正在用力拧我的耳朵,她说她被我梦中发出的哭叫声吵醒了,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刚刚经历的事情只是一场虚幻的梦。我把梦中事讲给老婆听,老婆说:“日本兵再次打进湘西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国家应该未雨绸缪,趁早做好应对准备。” 我觉得我老婆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日本兵再次打进湘西虽然可能性很小,但国家应该未雨绸缪,趁早做好应对准备。从七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中日之间发生过多次军事交锋。第一次交锋是白江口海战,赢家是唐朝和新罗联军。第二次交锋是忽必烈征日,失败的是蒙古军队。第三次交锋是万历朝鲜之战,失败的是日军。第四次是戚继光抗倭,还是日军大败。第五次交锋是甲午海战,日军侥幸获胜。第六次交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网上曾披露日本高中教师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要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向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会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会是输在什么地方?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会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了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是国家能源的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而我们的货轮又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就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进行对华作战的准备。其他学生判断,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也是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中国网民对此发表感叹说,“日本教师给的这种题目和日本学生给的这些答案太可怕了。避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定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背的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日本的教育是培养能力,我们的教育是灌输知识。” 这位网民说的不无道理。中日之间在民俗风情上并无太大差别,但日本人的教育理念跟中国人的教育理念迥然不同。有人曾形容说,中国的教育侧重于培养人的依附意识和模仿能力,这种教育的结果会让更多的人成为人云亦云的走狗奴才,日本的教育则侧重于培养的人自立意识和创新能力,这种教育的结果会让更多的人成为自强自立的社会精英。
很赞哦! (102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