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杨思基:本质不在现象之外

火烧 2019-10-2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围绕中国特色道路的探索与马克思主义本质展开,批判唯心主义与思辨哲学,强调实践认识活动在理解历史与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本质存在于现象与实践的结合中。

  所谓的“中国特色道路”这说法并不准确。新中国建国后,开始是要走前苏联之路,后来发现不行才开始探索我们自己的路,但毛主席的探索因他老人家去世而被否定和改变。此后先是试探走苏东市场经济改革之路,但很快又转向新加坡之路,即经济上是以欧美市场经济为样板,政治上是一党制,而且是以人代党治党,是这么一条路才导致今天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而且矛盾越来越加剧和尖锐。

  思辨唯心主义唯心史观、抽象人性论和抽象人道主义、以及抽象的伦理人道道义价值或抽象理性里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吗?思辨的唯心论辩证法、旧的直观主义、利己主义、物欲主义、人本主义庸俗唯物论和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理论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吗?那些东西是以人民群众实践人类历史实践为基础来认识理解的思想理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果那些东西里能产生马克思主义,而且将它们综合起来再稍加改造就产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那马克思主义岂不是如同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等所说是马克思抄袭前人的了?!

  把“个人自由意志”与所谓“自我意识”泛化到认识所及的一切领域与事物各个方面,而且认为任何东西与属性都不过是“自我意识主观意向性所赋予”的,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泛神论”或“泛灵论”,是胡塞尔及其开创的“理解诠释学”那套东西。

  本质不在现象之外,而是在我们的实践认识活动中事物通过其现象总和的客观确定性和主流趋势性表现并呈现给我们而由我们借助科学的抽象思维所把握的。

  我前面已经说过,马克思绝不是用什么主义和原则来构造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唯物史观,而是立足人类实践考察人类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各种关系与历史运动以及这些运动的条件和过程而发现与阐发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不过是现实历史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条件与过程的一般描述或反映。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恩讲得是十分清楚明白的。

  如果有人纠缠在黑格尔主义式的“绝对真理”、“宇宙真理”、“纯客观知识”、“世界精神”、“自我意识”等“思想幻象”中不能自拔,他就永远逃不出思辨哲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哲学怪圈而且自己把自己搞晕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