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思想?

火烧 2018-04-0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分析工人阶级如何通过组织与斗争实现社会革命,区别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持续革命与阶级差别消灭。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思想?

杨思基

(作者为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生生导师)

  区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是理解工人阶级社会主义社会革命与以往单纯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的关键,是我们在夺取国家政权后为何还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理论根据。进行这种区分,马克思早在1843年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论犹太人问题》时就基本做到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这些年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始终讲不清楚马克思在1843年就已经做出区分的单纯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有啥不同。

  单纯政治革命在马克思看来是以往革命的共同特征,它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特征。因为所有私有者阶级或剥削阶级所进行的革命都只是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一旦夺取了国家政权,改变了革命阶级本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和身份,使部分革命者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他们一般就会宣告革命结束,并且自己不革命也反对别人革命了。这样的革命显然是不触动剥削阶级社会的社会基础——即私有制经济基础,而只改变私有财产及国家的主人,使原来的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换了一帮人,由原来的剥削阶级统治阶级那些人,换成了经过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并占有生产资料及大量社会财富的新的一帮人而已,顶多他们也只是像资产阶级那样,通过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以资产阶级私有制关系和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取代封建主地主占主导地位并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以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取代封建主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意识形态,而对于实现人类解放的整个社会的革命变革则没有兴趣。

  马克思讲的“社会革命”则是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即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倍受剥削压迫的工人阶级,他们只有在有了清醒的阶级意识、历史意识和主体意识,而且认识到他们只有组织起来团结战斗,他们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推翻和消灭剥削与统治他们的剥削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这同时也就消灭了他们这个阶级本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同时也使他们自己获得解放。因此,真正区别于以往政治革命的工人阶级社会主义社会革命,显然是不仅包含着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且它们还包含着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彻底地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社会革命。

  以往的阶级之所以只能进行上述政治革命,而不能进行旨在消灭一切剥削压迫制度、消灭阶级差别的社会革命,根本原因是以往革命的阶级无不受到其私有者阶级的局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不高等社会历史局限。而工人阶级之所以必须进行这样的社会革命才能使自己获得解放,这也是由于他们在私有制社会已经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条件下他们完全失去了其独立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越来越没有条件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他们在这样的私有制社会历史条件下只有受雇于资本家充当资本价值增值的手段或剩余价值生产的工具才能获得少得可怜的工资以养活自己及家人。所以他们只有组织联合起来消灭剥削阶级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以整个阶级和劳动者全体成员的名义来共同占有和支配全部生产资料,这样他们才能改变自己这种一无所有而倍受剥削和奴役的社会处境与社会地位。由此,伴随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激化,真正对剥削阶级社会进行全面彻底地革命改造的历史任务,也就历史地落到工人阶级肩上来了。

  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夺取国家政权,这只是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第一步的初步胜利,并不意味着工农劳动者阶级已经取得社会主义真正战胜资本主义的胜利。而由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历史性质所决定,由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是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彻底战胜资本主义所决定,工农劳动者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夺取国家政权后还必须继续革命,必须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彻底地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并以无产阶级专政手段和社会主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来战胜资产阶级剥削阶级的负隅顽抗,战胜国内外剥削阶级资产阶级的围剿与反攻,以最终在全世界战胜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并最终达到消灭一切阶级,达到消灭产生这些阶级的基础——一切私有制生产关系以及与这些关系相联系而存在的一切社会关系和观念之革命目标。而实现这样的历史任务和目标,那才是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比他们夺取国家政权更为艰巨、也更为长远、且具有最终胜利意义的历史任务与革命目标。

  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任务和使命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进行社会主义不断革命与自我革命,不断地斗私批修,牢固地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为工人阶级整个阶级乃至整个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建设共产主义无阶级社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并始终把这个根本目标作为统领一切工作和实践的总目标,根据这样的总目标来进行社会革命改造和变革。而这也就需要我们牢记与实践《共产党宣言》讲的“两个彻底决裂”,即与传统的私有制关系及与其相应的私有观念彻底决裂,并利用无产阶级专政手段来进行社会主义不断革命,“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各具体革命变革目标(参见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6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彻底革命先进性。而这样的伟大社会革命思想,才是从马克思到列宁、到毛泽东和习近平而能够一脉相承的社会革命思想。

  仅仅是改朝换代换一帮人来统治剥削人民,这样的政治斗争与革命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意义不大。只有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不断革命——旨在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一切剥削奴役而且铲除其经济基础、社会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才是真正对劳动人民来说具有实际伟大历史意义的社会革命、彻底革命。作为革命导师和人民领袖,毛主席不同于以往革命家、政治家的根本所在就在这里。毛主席是真正实践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断革命学说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学说是与马列主义真正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学说,这样说对毛主席及其思想来说是当之无愧。由此可见,毛主席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与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大贡献相比而言,他的第二个贡献其意义远大于他的第一个贡献,且正是因为他的第二个贡献才使得他成为劳动人民永远值得爱戴与追随的伟大革命导师和人民领袖。

  只要阶级没有消灭,剥削奴役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就没有终结。人的生命有尽头,任何东西都有尽头,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没有尽头,共产党人为人类解放而奋斗而革命的实践在人类解放这一历史任务没有实现之前绝没有尽头。

  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历史选择的结果,是毛主席确立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革命路线正确领导的结果,任何人只要不抱历史偏见,他们都应看到这一历史基本事实。反动派污蔑诋毁毛主席和他领导的共产党,他们改变不了这一历史事实。

  因此,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绝不能因此而丢掉她的革命党本色,她必须永远作为一个不断革命的革命党而存在,直到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完成其历史使命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基础为止。

  改革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完善、健全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它显然不能与健全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相矛盾,也不能与坚持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彻底革命性、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其消灭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相矛盾,只有这样,改革才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革命并由此而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