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再认识(修订稿)
长期来一讲阶级和阶级矛盾,不少人就认为这里大多都是敌我矛盾,并且是单纯由私有制生产关系占有资源与财富的多寡或有没有垄断把持生产资料所决定的,其实这种阶级分析与划分方法是简单庸俗化的、而且是形而上学一成不变僵化固化的唯成份论阶级分析与阶级划分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与毛主席的阶级分析阶级划分方法是有质的不同的。
上述方法仍然只是把自发自在的阶级和阶级矛盾当作唯一形态的阶级与阶级矛盾,当作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完全脱离了阶级社会阶级与阶级矛盾的现实实际状况。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根本就不是这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理论,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存在仅仅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它们是生产有所发展但又不够充分发展因而存在少数人对有限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的私人垄断之历史条件的必然产物,而且是根据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生产关系来划分其阶级的自然自在存在状态及阶级成份。但这种自在的阶级只能根据其个人利益关系矛盾进行孤立分散的、自发的阶级斗争或个人的经济政治与思想观念的斗争,不能形成真正的阶级作为团结组织起来的阶级进行有效的阶级斗争,尤其不能在适合本阶级需要的科学的阶级意识历史意识指导下真正为完成本阶级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而进行科学有效的阶级斗争。所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至到毛泽东,他们所说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一般不是指这种自发自在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因为这种并不真正具有阶级性而只具有个人私人性的利益关系矛盾与利益争夺,只是阶级斗争的最初级形式或低级形态,它们要真正上升为有清醒阶级意识历史意识决定历史方向和走向的阶级之间的阶级大搏斗或阶级革命,就必须从自发自在的阶级上升为对本阶级社会历史地位与历史使命有清醒阶级意识历史意识的阶级,必须成为自觉自为的革命的能动的阶级,并在代表本阶级代表人物或领袖的领导组织下根据整个阶级的利益需要团结战斗,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阶级主体和历史主体,发挥其阶级的革命作用。
掌握着生产资源在生产与社会生活领域占统治支配地位的阶级一般也是在思想意识形态与观念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为他们自然自发地成为了经济政治生活的主体和社会历史主体,而且垄断掌握着人的精神的生产,他们很快就会成为有清醒阶级意识历史意识的阶级和历史主体。而一般不占有多少生产资料和资源处于被统治被剥削奴役地位的阶级,在精神生产与意识形态领域也占从属与被动接受的地位,受剥削阶级统治阶级生产关系的奴役和其思想影响,他们的阶级觉醒历史觉醒则一般需要有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历史过程。
说起阶级矛盾或阶级斗争,说它们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历史上发挥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这不仅需要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作为基础,而且需要革命阶级拥有清醒自觉的阶级意识和历史意识,需要由自在自发的阶级及阶级斗争上升发展为自觉自为的革命的能动的阶级而进行阶级斗争,需要有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的革命变革,即便新兴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革命,当时它们也是首先需要有一个思想文化的革命变革和精神解放过程做铺垫和准备而进行革命的。任何一个阶级要夺取政权改造社会,都是首先要做客观物质条件和思想舆论方面的准备,以往革命的阶级是如此,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更需要如此。没有足够充分的客观物质条件准备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准备,没有革命变革的社会历史条件,任何社会革命变革都是不可能最终取得胜利和成功的。
在阶级社会,决定并主导社会性质、社会历史演变道路与方向的阶级,往往是取得阶级斗争胜利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构成社会经济基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一般也都是体现与实现该阶级利益关系需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所以,这个阶级与它的生产关系相联系而与其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利益争夺和阶级矛盾,实质也就是这个阶级所在社会的社会主要矛盾。
但阶级斗争并不必然表现为敌我矛盾,而且无论阶级矛盾还是敌我矛盾,它们也并非只有利益矛盾和斗争而没有妥协与合作,不仅剥削阶级之间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存在妥协与合作,劳动者阶级之间在生产与生活中存在妥协与合作,而且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剥削被统治阶级之间也在一定生产关系条件下存在经常地妥协协商与合作关系,这就决定了许多阶级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而且是各阶级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而又变动不居的社会统一体中所发生的矛盾关系。不同阶级由此发生着与生产关系的变化相联系的分化对立与合作且变化的关系,其中往往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内外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相互交织与相互转化,而且即便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有时也并非都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同时,即便敌我矛盾它们在平常和平时期也往往采取和平共处既合作又斗争的阶级斗争形式,不少敌我矛盾仍然是按非敌我矛盾的一般阶级矛盾通过斗争与协商的手段来处理的。这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与绝大部分或全部生产资料,往往更有条件不仅把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的不同阶级之间的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通过协商合作方式来解决,通过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来解决,而且工农劳动者阶级与新生资产阶级剥削阶级分子包括与党内走资派之间的阶级矛盾,只要后者不顽固坚持反共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与人民为敌的立场,不与人民拼死对抗,这里不少矛盾仍然是可以被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
所以,在毛主席的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是既坚持与重视以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来划分阶级的客观标准,但又坚决反对唯成份论,而重在看个人的阶级属性及矛盾属性,主要是看个人所持阶级立场、政治立场及他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所持的立场和态度,凡是拥护与赞成社会主义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他们就是人民或我们的同志和朋友;反之,凡是反对社会主义而主张走剥削阶级老路的则是我们的敌人。而对敌人,只要他们承认错误,不顽固坚持与社会主义与人民为敌的立场和态度,我们则仍然要通过斗争,教育团结并争取他们尽快转到人民的一边来,而且要把尽量争取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办法来处理与他们之间的矛盾。
毛主席以上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理论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方法,显然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理论的重要创新与发展,是符合社会主义现阶段阶级斗争实际、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有利于团结教育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针和政策策略。按照毛主席以上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理论与策略,即便是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那也只能是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以及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等各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对大量阶级矛盾按照“团结——批评教育——团结”的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方法来解决,无论如何不该而且也不会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更不会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阶级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而现实中之所以发生了敌我矛盾扩大化——把本来不是敌人却当作敌人来打倒与处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领导干部与群众甚至很多理论家都没有真正理解毛主席的上述思想,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斗争理论,没有真正理解无产阶级专政是对人民的民主和对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专政之统一,而在这个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则主要是团结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斗私批修、发动组织群众在社会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造,将斗争矛头始终对准党内推行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路线的党内走资派,而且要通过限制与逐步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告别官国官僚制度及“官本位特权”,逐步消灭阶级存在的基础与阶级差别来分化瓦解党内官僚主义者阶层——新生官僚资产阶级,铲除他们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剥削阶级所赖以存在与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可以说,毛主席的上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至今仍有不少人没有理解,更谈不上全面地贯彻落实,这才导致我们过去发生了许多失误甚至出现颠覆性错误。
2018年3月8日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