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武:又快要超过美国了,中国是什么时候落后于美国的?
【按】本文是2007年在博客上随手写的,也许不够严肃,供大家参考。
美国军队是什么时候超过中国军队的?1890年代的我大清从军事实力上讲,是强过米国的,不但是强过,而且是远远地强过。
当时的军队主要是陆军和海军两个部分。而在甲午战争之前,霉菌的陆军是肯定远不如我大清的,海军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才培养,我大清都比霉菌强,因为我大清花得钱比霉菌多嘛。
先来说陆军。甲午战争前,我大清的陆军主力部队就是淮军。淮军是半现代化的陆军,组织方式和装备都是。霉菌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基本上没有什么进步,对战争的理解也还是没有摆脱南北战争时期。从技术条件上看,南北战争的技术水平基本上与湘军淮军打太平军相似,规模上当然差得很远。当时都是以轻型武器为主,火力组成不以火炮为主,战术也不围绕火炮制定。
湘军基本上还没有完成从冷武器向热武器转换的过程,打处于同一水平的太平军还差不多,后来打捻军打得很失败,就反映了这个军队的问题,机动性比较差。后来换了淮军上,情况就好多了。淮军利用自己火枪的优势,弥补了机动性上的缺陷,就把捻军搞定了。
这个时期的霉菌基本上就是这个水准,大致相当于淮军。火力以轻型火枪为主,火炮有一些,但是战术上没有以火炮为中心。而霉菌比淮军差的地方在于,淮军遍布大江南北,而且因为经历过长期战争,培养了大批的中下级军事指挥官,而霉菌在南北战争之后就断层了,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现代战争是怎么打的,指挥官严重缺乏。而最重要的是,当时的霉菌只有很可怜的2.6万人,而淮军是他们的十倍还不止。
甲午战争以后,我大清编练新军,北洋军取代淮军成为陆军的主力部队。北洋军的模板是德国陆军,而德国陆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霉菌在战时可以征召大批的预备役军人参军,扩大军队规模,但是中下级指挥官缺乏的问题却是没办法解决的。而这个问题对北洋军来说是不存在的,战时一旦扩军,所有的北洋军都可以充任中下级军官。这实质上也是北洋军在辛亥革命能雄踞北方近20年的原因。
反观霉菌,就差得很远了,上了一战战场以后,没有任何作战能力,潘兴只能让霉菌躲在英法军背后补课,补的就是北洋军早在小站的时候已经学成毕业了的课。到后来实在不行了,法国要崩溃了,霉菌不得已才跟法军混编上了前线,接了几个原来由法军负责的防区。结果这样也不行,没看见德军就开始乱放炮放枪,等到德军一打机关枪,就哭爹喊娘的乱跑。而经过长期训练的北洋军就好得多了,第一次实战是由冯国璋率领去镇压武昌起义,表现就非常好。
再来说几句海军。经过洋务运动的长期努力,到甲午战争之前,我大清的海军实力其实也是非常强的,比1898年米西战争时的美国海军强多了。米国赢西班牙是完全靠侥幸,跟倭寇赢我大清的情况差不多。
现在经常有人拿文革前的中日差距和文革后比较,其实不应该这么比,要比的话也得更早嘛,就比我大清和米国好了。要追究我天朝落后的责任,那也应该往慈禧太后、北洋政府和孙中山身上找嘛。我大清失去GDP第一的交椅是在我大清手里的1898年,我天朝全面落后于米国,也是北洋政府的时候嘛,也就是一战时期。
为什么北洋政府不派北洋军直接派兵去欧洲参战,而把机会让给了米国呢?这不是浪费了我天朝的大好发展机会吗?要不是黎元洪阻挠,按照段总理的想法,我天朝直接向同盟国宣战,然后派北洋军去欧洲参战,说不定北洋军这股生力军一加入,在东线帮助俄国,俄国就不会被拖垮了,让我天朝的同志们恨得牙痒痒的俄国革命也就不会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