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武:为什么芈月不淫荡无耻了?

《羋月传》播了三十多集,我跟着断断续续看了七八集,总体印象很糟糕,看不下去。
为什么呢?不说史实问题了,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人吐槽过了,就说说风格和人物形象塑造吧。
我没看过《 甄嬛传》,但是这几年耳闻多了,也知道剧情梗概,很显然,《羋月传》和《甄嬛传》走的是同一个路子。就是一个天真无邪清纯可人的小姑娘入宫后在深宫斗争中一边学习一边成长,终于变成宫妇中的霸主,当然,代价是不再清纯,变成了心机婊。
这个路子这些年来已经被写得、拍得很滥了,《羋月传》并没有什么突破,也不能算太掉同类剧的水准,没什么好说的。
但编导似乎没有注意的是,《甄嬛传》的主角本身就是虚构的,所以随你怎么写,都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羋月传》是有秦宣太后这个原型的,拿原型对照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秦宣太后在史书上留下的东西很少,但在那个女性几乎完全被忽略的时代能够留下一段名言,说明她肯定是很有特点的。这段话也是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言行记录中少有的大尺度。所以,一般都会根据这个推测,秦宣太后本身就是一个淫荡的人。
当然,淫荡这个说法在今天有点政治不正确,怎么说也应该叫性观念解放比较早,比较前卫。但不管怎么说,在同时代的女性中,秦宣太后的形象是确切的,那就是性观念开放,淫荡无耻。
淫荡无耻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不管怎么解释,大体都会包含一个意思,无视礼法道德那一套,甚至也不是太在意感情,而把纯粹的身体性的愉悦放在第一位。
而《羋月传》却完全没有反映出秦宣太后身上这种鲜明的个性特点,反而在极力渲染她始终是把爱情放在第一位的,不管跟秦王,还是义渠王,虽然他们对她都是真爱,她心里的真爱仍然是她的初恋黄歇。用一个俗套的话总结就是,无论她的身体在哪儿漂泊,她的心都始终纯洁如初,只属于她的初恋黄歇。(我先去吐一会儿。)
为什么不能让羋月从一开始就淫荡无耻呢?这是因为,一个淫荡无耻的人在编导人员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之外,他们既无法理解,也无法把握。一旦羋月淫荡无耻了,就成了一个编导们控制不住的对象。尽管淫荡无耻比从清纯无邪变成心机婊更符合历史上的人物原形,但因为这样张力太大,编导无法把这样一个人写成他们心目中的好人。
其实这也是这些年来同类电视剧的通病。比如武则天,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对观众而言,最经典的仍然是刘晓庆那个版本,因为那个版本最接近历史上的人物原形,心狠手辣,为了权力,什么都做得出来,得到权力后,又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包括蓄养男宠,跟和尚苟且,和上官婉儿争风吃醋,都有所表现。但从电视剧的整体而言,仍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武则天形象,既有那个时代女性的局限性,也有超出那个时代的女性的一面,弱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但又是雄才大略的一代女皇。而到了范冰冰的版本中,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宫斗剧,重点都是她在宫中争宠上,而她一生最辉煌的女皇时代则仓促交代了一下就草草结束了,甚至还把唐太宗演绎成了武则天的真爱。
同样的问题还有新版《水浒传》。《水浒传》之所以为《水浒传》,而不是今天的武侠小说,就在于《水浒传》里的英雄们既有英雄气,也有市井气。这是两种不同的气质,但在这些草莽英雄身上交织起来,从而让人物性格和形象立体,丰富起来了。而到了新版中,编导过于想把每个人的言行都合理化,清纯化,反而失去了原著中市井气和英雄气之间的张力,就单薄得多了,甚至连潘金莲都变成了遭遇不幸的纯情少女。
八十年代的时候,文艺界曾经大力批判过英雄人物在文字作品中的形象过于高大全,毫无缺点,显得过于单一。但今天的影视剧也正在落入这个套路。不敢表现主角身上的缺点,好人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都是好人,坏人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都是坏人。这一方面是编导人员不敢表现好人身上的缺陷,坏人身上的闪光点,另一方面,不妨坦白一点说,其实也是他们表现不好。还是前面说过的,这在他们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范畴之外。
最后说一句,也正是这一点让乡村爱情故事系列和同时代的电视剧很不同,里面的人物形象个性都很鲜明,没有完完全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完全全的坏人,编导们也许应该都好好学习一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