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刘宇辉:【诗评】国耻难忘,知耻而后勇——评孙忠凯《九一八国耻日有寄》   【华夏追梦】国耻难忘,知耻而后勇

火烧 2016-03-0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孙忠凯《九一八国耻日有寄》展开诗评,强调国耻难忘,知耻后勇,歌颂正义精神,体现历史英雄与人民胜利,表达对新生活的希望。

  【华夏追梦】国耻难忘,知耻而后勇

  ——宇辉评孙忠凯《九一八国耻日有寄》

  广东珠海  刘宇辉

  《九一八国耻日有寄》

  凝眉横扫剑头灰,勒紧征鞍点将台。

  热血沸腾龙的种,披靡所向栋之材。

  乾坤正气一声吼,中国人民站起来。

  手挽雕弓能落日,巡天箭阵久徘徊。

  地区:广东省-珠海市   作者:孙忠凯(男士)   作品编号:20012378

  链接地址:百诗百联网

  2008年中宇辉已从长沙来到珠海,却没有在生活中认识孙忠凯诗人,说起来有点遗憾。但在这次百诗百联的擂台上,从上万计的诗词中,宇辉看到了一个不同的身影,并开始认识他的诗,这也是一种可贵的缘分吧:面对“九.一八” ,孙忠凯诗人不像有的作者在悲、怨、恨、耻中纠结,而是从悲、怨、恨、耻中大大方方地走出来,用刚强、用阳光、用豪气、用诗情藐视敌人的疯狂与罪恶,肯定历史英雄和人民取得的成功,歌颂正义奋战精神的伟大激励,并对我们的新生活寄予新希望。

  让我们看看孙忠凯大哥的这首《九一八国耻日有寄》吧。

  首句干脆简练:“凝眉横扫剑头灰”。有关九.一八的“悲、怨、恨、耻”只在这“凝眉”二字中,但很快地随着“横扫剑头灰”一扫而光。这里也是暗喻,所有耻辱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及时亮剑、让剑蒙尘所造成的,中国人民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行动起来。至此,便有第二句“勒紧征鞍点将台”。昔有韩信在点将台手摇令旗指挥服精器利的兵马从项羽阵前而源源不断地列队走过,如此大张声势地吓退霸王之兵;而今人们醒悟后,面对凶狠的日寇,中国人咋能不紧张地团结起来?咋能不更强大地武装自己?

  接踵而来是阳光刚健的诗句“热血沸腾龙的种,披靡所向栋之材”,紧承“点将台”向世宣告:敌人,请看清我们热血开始沸腾!请明白我们可是龙的传人!请看清草木为什么被吹倒!请明白我们有力量消灭你们的孽障!这句诗虽说不上是一种严格的对仗,但也算不错的宽对,比兴结合,感情奔放。

  第三句便是水到渠成而豪气逼人的诗句:“乾坤正气一声吼,中国人民站起来”。有心杀敌不过是小意思,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难得住正义要战胜邪恶,中国不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战胜法西斯帝国主义的胜利,也在反动派挑起的内斗中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天地正气召唤的伟大,这是全国人民团结拼搏的伟大,这是中国人民真正伟大地站起来了,终于丢掉了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东亚病夫”之沉重包袱。“一声吼”,承接首两句中“凝”、“横扫”、“勒紧”,凝字很精练,那一刻,毛主席在天安门楼庄严的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已经成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铭刻的永恒记忆。

  现在又到了“九一八国耻日”,中国人民还用怕不堪的历史重演吗?“手挽雕弓能落日,巡天箭阵久徘徊。”我们民族的勇士可以用雕弓把多余的、行凶的太阳射下来,那虽然是神话,但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上进。有看到吗,我们已经让神话成真,我们的火箭可以上天巡视,我们的火箭还可以运载制敌导弹飞行,看看哪个敌人还敢来侵犯?!

  这首诗,作者没有标记格律,也即不以一两个字出律害意,却是韵律较为完美的七律平起入韵诗句。诗人把比兴结合,借用典故和神话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人民消灭孽障的一个完整历史及一种大无畏精神,从对敌的醒悟及决心、战斗过程及成功结果,充分地表达伟大的中国人民,有伟大的毅力,有伟大的战斗力,可以克服任何困难,可以实现伟大的梦想。

  最后,让我们在孙大哥的另一首词《临江仙.人生随感》里再一次欣赏他的生死无惧、乐观向上的才情吧:

  镜里银丝垂暮,林间绿雨初晴。两扇梅花冷画屏。依依明月夜,隐隐故人情。

  数数生前多少,匆匆死后归零。生生死死鼎输赢。先圆中国梦,再续牡丹亭。

  有可敬可爱的孙大哥激励我们,并与我们为伴,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我们呢?何惧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不能早日实现呢?

  2015年10月13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