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刘瑞复《燕园行》诗词集选摘(四)

火烧 2009-04-2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9
刘瑞复《燕园行》诗词集选摘,内容围绕北大燕园历史与文化,涉及未名湖、博雅塔等景点,结合诗词艺术展现校园风貌与学术精神。

刘瑞复《燕园行》诗词集选摘(四)

编者按:刘瑞复同志的《燕园行》诗词集(未定稿)正在征求意见,准备修改后出版。刘教授说古诗词讲究甚多,词有牌、字、调、韵等固定要求,不同词牌,其韵又分仄韵、平韵和仄平韵两体以及叠韵之分,平仄不工,律韵未齐,也怕是误人的。现选部分诗词在本网站发表,拟每次发几篇,不按原写作时间顺序。

满 庭 芳

燕  园

一九九八年四月

刘 瑞 复

为北大百年校庆而作

红楼檐角,①

云烟落照,

国庠几度沧桑。

黄钟瓦釜,②

翻卷大讲堂。

休说芝兰萧艾,③

看华表,④

龙种腾翔。⑤

旌旗扬,

真理指路,

天地扫玄黄。⑥

知否?

故园里,

燕子衔去,

摇落泥香。

更有未名水,⑦

饱墨彩浆。

博雅端直如笔,⑧

天为纸,

疾书华章。

新时代,

骄立潮头,

雄文自有钢。

注:

①红楼系北大旧址。1918年建成,因外墙立面用红砖砌筑得名。1919年5月4日反帝大游行从红楼大操场出发,爆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1952年北大迁离沙滩红楼,到京西燕园。

②黄钟,原为十二律之第一律,瓦釜,喻指低贱之物。屈原《卜居》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语。

③芝兰,一种香草。《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山,不以无人而不芳”,《世语新说·言语》“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皆喻才高品优之人。萧艾,蒿类植物,通指野草。今人有《屈原》诗,写屈原“萧艾太盛芝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喻世上小人太多,君子太少,屈原志向高洁,报国无门,以投江了却一生。

④二座华表原在圆明园,后移立燕园。

⑤旧时“龙种”喻指皇帝子孙,如杜甫《哀王孙》里“龙种自与常人殊”。这里的龙种,取马克思“我播下去的是龙种”,意指革命后继者。

⑥《易·坤》“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

⑦指未名湖。未名湖一带清末为淑春园,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毁。传说燕京大学10周年校庆时,钱穆教授将“临风待月楼”(今临湖轩旧址)南面没有名字的湖,称为“未名湖”,此后便传开了。人们为文为诗,每以大海、大湖称颂未名湖,以“大”见大,喻学术之大之深。指湖为砚,安有如此之大砚?以小见大也。

⑧指博雅塔。13层水塔。因由博晨光(Lucius porter)教授的叔父(james w. porter)捐资修建,故用博晨光的名字命名,称“博雅塔”。人们为文为诗,每以“塔”联想之,喻学习环境之静之幽。指塔为笔,安有如此之大笔?以塔见笔见端也。

蔚秀园春日偶题

一九九六年四月

刘 瑞 复

推窗胜处解雨丝,

总是满园飘絮时。

花开何须问杨柳?①

且看东风又一枝。②

注:

①此句不将杨花、柳絮称其为花。韩愈《晓春》“杨花榆荚无才思”,苏轼《梅花》“长恨漫天柳絮轻”,对杨花、柳絮均取贬义。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又说“不恨”,此一时彼一时也。

②“东风第一枝”,一般喻指梅花。南方先开梅花,北方先开迎春花。此处“又一枝”,指北大蔚秀园里的迎春花。此诗曾移作一学者新作的序题。

如 梦 令

新法学楼三首

二零零六年五月

刘 瑞 复

燕子绕梁不休。

万卷寂寞廊头。①

教授知何去? ②

还问门前杨柳。

不走。

不走。

正是绿肥红瘦。③

罗马法典抚袖。④

大英章宪通幽。⑤

又东瀛弄影,

梦断故里神州。

空瘦。

空瘦。

西风满眼新楼。

雪里疏梅点点。

案上几许清流。

千篇掷窗外,

未解百年国愁。

回首。

回首。

忘了夕阳时候。

注:

①刘禹锡《乌衣巷》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燕子易主。此反其意,为主易燕子。

②2006年初,北大新法学楼落成。院里规定分配在职教授每人一个单间,教师们都搬到新楼。老法学楼只剩法学图书馆和几个教学行政单位留守。

③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写暮春海棠。老法学楼院落无海棠,句中绿红另指。

④后世所称的罗马法,是指从公元前五世纪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到十二世纪《国法大全》之间的罗马法律。罗马法对商品交易作了较完备的规定,影响很大。

⑤英国是世界上立宪最早的国家。从被认为是宪法起源的1215年的《大章宪》,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前后通过和确认的一批宪法性文件,如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1689年的《权利法案》、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形成了资产阶级宪政基础。

沁 园 春

新千年法苑春望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刘 瑞 复

《法制日报》约稿,庆祝新千年。无以为文,仅此奉复。

大同揖别,

牵得獬豸,①

更铸刑鼎。②

恰高树抽芽,

银河倒泻,

萧墙舞刃,

旌旗遍野。

紫府惊规,

朱门弃卷,

一时落花如飞雪。

凭谁曰,

正参天引风,

匝地印月?

海德公园几夜。③

惹多少狂生论圆缺。④

不信香火灭,

无涯客去,

孤船水影,

眠了蓬雀。

罗马法典,

希腊契约,⑤

半是苍苔半是血。

东风劲,

法制千秋史,

翻却新页。

注:

①獬豸,中国古代传说中能辨曲直、断疑者的神兽,古“神明裁判”时代法官以其图象象征执法公正。

②我国春秋晚期公布成文法,郑、晋开其端。《左传》昭公六年记载“郑人铸刑书”,郑子产“铸刑书于鼎”;23年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晋“铸刑鼎”,“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儒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将法律条文刻在青铜器或铁鼎上,改变了“临事制刑,不预设法”、“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旧法制传统。

③海德公园,位于英国伦敦西区。园内东北角有一讲坛,专供公众讲演之用,以标榜所谓“民主”。由于不准反对国王、不准攻击政府,不准宣传暴力革命,讲演的内容不准违反当权者限定的范围,因而人称这种民主是“海德公园式民主”。其实,“海德公园式民主”不过是政治上的“发泄疗法”罢了。

④新文化运动后,砸碎“孔家店”,一些人转而盲目崇拜西方,数典忘祖,宣扬西方一切皆好,所谓“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⑤罗马法和古希腊的合同。这里泛指西方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