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大陆咋不给苗栗县送雪花银?为国民党中央日报及张竞扫盲

火烧 2015-07-2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7
文章批评国民党张竞文章对大陆政策的误解,指出其对叶九条内容的无知,并质疑中华战略学会的学术价值,强调两岸政策沟通的重要性。

  前日凌晨4点多,国民党“中央日报”在其网络报的“时论广场”栏目刊出了一片奇文——《大陆何不援助苗栗财政》。这篇奇文的前戏部分一如湾岛文痞的行文风格——冗长而扯谈,这显然跟这些孤岛井蛙所受的糟糕基础教育有关,尤其在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方面,至今仍旧惨不忍睹。

  说白了,包括第一个小标题在内的前戏七段拖沓的文字,无非想说二岸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的论述是——大江大海、各说各话。但这显然不是张某要抖的包袱——张某在第七段的最后,其实已经按耐不住他在“重大发现”之后兴奋难耐的键盘手了,他满脸通红地从袍子后面拖出这句话:“不论当年所作承诺还算不算数,至少会将两岸所作出之政策声明梳理明白,免得在讨论两岸关系,老是发生不理解对方所提文件或法条内容,產生硬着头皮鸡同鸭讲之窘境。”他想表达什么呢?张某在最后一小节里洋洋得意地端上来自己的“重大发现——“曾有大陆学者高调表态,重申所有对台声明都是严肃有效承诺,我不禁要提醒他去重读叶九条中第六点:「台湾地方财政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予补助。」等到白花花银子搬到苗栗县政府时,或许才能证明叶九条没有空口说白话吧。”

  原来,这才是张某此文的点睛之笔!也是张某作为所谓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的价值所在!

  这让我当下就莞尔了!众所周知,国民党从孙文病逝、蒋介石篡党夺权开始,就热衷于围绕蒋某人组建各种党政军警宪特机构,为蒋某人及其蒋家王朝服务。而在这些以打打杀杀抓人捕人的特务机构之外,党棍政棍和学阀文痞也热衷于组织看上去文绉绉的各种“学会”,比如戴笠就曾经组建过所谓的四维学会,旨在灌输各种维系蒋介石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反动社会理论。那么,这个中华战略协会呢?顶着中华的大名,戴着唬人的战略帽子,不过从张某的拙劣表演来看,也就是个“轰炸死一亿共军,一路大捷胜利转进台湾岛,恢复中华民国”的水平。

  洋洋得意地张某自以为发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政策的“言而无信”,陡然间增加了无比自信,却根本无知“叶九条”的准确内容,既然张某大言不惭提到了叶九条,那就让我们来帮台巴子复习一下(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台港澳司,原文地址:http://tga.mofcom.gov.cn/aarticle/ztxx/jingmaofagui/200712/20071205294687.html)——

  1981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全国人大常委委会委员长叶剑英的名义,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简称"叶九条")。原文如下: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2周年国庆前夕,又欣逢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我首先向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国外侨胞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问候。

  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得到全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国外侨胞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台湾海峡出现了和缓气氛。现在,我愿趁此机会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入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二)海峡两岸各族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讯、亲人团聚、开展贸易、增进了解。我们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五)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六)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七)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八)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我们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

  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是我们这一代人光荣、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统一和富强,不仅是祖国大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同样是台湾各族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而且有利于远东和世界和平。

  我们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促进全民族大团结早日实现,共享民族荣誉。希望港澳同胞、国外侨胞继续努力,发挥桥梁作用,为统一祖国贡献力量。

  我们希望国民党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的立场,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同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为列祖列宗争光,为子孙后代造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新的光辉篇章!(1981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显然,叶九条的第一条、第二条,分别是对历史的回顾、对国共两党的合作倡议,以及对当时两岸关系状况,尤其是主要民生矛盾的概括。而第三条,则是一个明确而重大的先决条件——国家实现统一后!接下来的第四、第五、第六条、第七、第八条,则是对国家实现统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作为同胞的台湾当局和各阶层人士的主要承诺。试想,如果台湾省继续与祖国大陆分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来承诺“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等等等等,那不就是一句空话么?!换言之,这种不变,只是在被美日的变相殖民政策所承诺,而非被大陆的“一国两制”政策所承诺;如果是台湾省继续与祖国大陆分裂,台湾当局和岛内代表人士,又如何有资格担任全国性的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管理呢?!

  所以,只要不是脑残,就不难明白,如果台湾省继续与祖国大陆分裂,台湾地方机构遇到的财政困难,是没有资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酌情补助的,更别说像这个张某一样,狂妄无知地跳出来挑衅,声称“等到白花花银子搬到苗栗县政府时,或许才能证明叶九条没有空口说白话吧”——想要中央政府白花花的银子没问题,赶紧把台北市原日本法西斯殖民地政府门口的那块伪“总统府”破牌子摘下来,丢进历史的垃圾堆,赶紧摆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苗栗县县政府的位置,就这么简单。换言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白花花的银子,不是为分裂中国的蒋遗民准备的,更不是为非我族类的日台杂种准备的!

  试问张某,你们这些蒋家余孽做得到吗?!你们那个窃取孙文开创的中华民国,败逃在台澎金马装君扮国的小朝廷,没准很快就要打烊了,不开饭了!没准还真不是单单一个苗栗县县衙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败逃台澎金马的蒋遗民文痞党棍政棍和如今蠢蠢欲动,混迹于大陆和湾省的一般草根蒋遗民,都有一个很大的硬伤,那就是:至今没有一点长进的鼠目寸光、一知半解、坐井观天、哗众取宠的烂德性。奉劝蒋遗民,过去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争正统,争所谓汉贼不两立,惨败而逃;然后又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争中国的代表权,依旧是惨败而逃;继而再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争中华文化代表权,依旧是溃不成军,但蒋遗民至今没搞明白为何自认为无比“正统”的蒋记“中华冥国”,怎么会一败再败。其实道理也简单——从1949年败逃台澎金马至今,至少在人性人品人格上,鼓吹所谓正统蓝营的蒋遗民其实和日台杂种、汉奸一样,从未改变不正派、不老实、不谦虚、不着调的无赖习气。这样的泼皮无赖,怎么可能主导我泱泱中华呢?!

  ——————————

  附件:张竞奇文:

  时论-大陆何不援助苗栗财政

  过去几十年来,两岸关系由绝对之敌我对立与军事对峙,逐渐转向和平发展,并希冀建立制度化互动框架。迄至目前为止,诚然双方并未签署和平协议,达成结束敌我状态境地,因此要说能够底定两岸间恒久关系架构,其实都为时尚早。

  回顾双方互动过程中,两岸都曾发表过诸多论述与声明,其中所表述之部分观点,在日后都成为具体协议,或是落实成为实际运作模式;但是亦有部分观点,随着时空发展,早就偏离现实。此时回头审视当年所立宏愿,不禁感嘆主观愿景与期许,到头来还是不敌客观现实检验。

  两岸学者在作政策探讨时,经常都要找出这些论述声明,作为解读政策变化之基础。但是由于此等论述,往往散见于各个不同之政治文件与场域,分别以声明、白皮书、政党政纲、党纲、首长报告、立法条文、国会答询与记者会问答等形式出现,若要能够完全掌握所有涉及政策表述资讯,其实是要具备些硬功夫。

  两岸沟通避免鸡同鸭讲

  笔者观察两岸学者与官方在处理此等涉及双方关系论述文件时,基本上会有下列四种倾向:「重当朝发言轻前人承诺」、「重政策论述轻法理机制」、「重暂态徵候轻常态架构」以及「重政治意志轻社会现实」。根据此等习性,许多涉入两岸研究者,都集中精力转述当朝所言,并迴避思考以往政治承诺;同时只注重本身立场,对彼岸法理体系缺乏认识,所以无法调和双方观点,更遑论建立共识。

  同样亦曾有所谓研究两岸关系之大老级人物,对于彼岸规范双方互动之法条毫无所知,就可大放厥词审断未来发展前景。北京方面不能理解,为何台北行政首长在面对法条不容就束手无策;台北同样无法明白,北京必须先经过党内审查违纪犯法,开除党籍后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之逻辑;就是因为不能设身处地易位思考。

  总之,双方声明论述不断,但仍旧存在沟通障碍。政治论述不比法律条文,在修订法律条文前,通常都会正式宣告以往版本失去其效力。但是重新发表声明或论述时,对于以往论述效力往往都不会明确交代,所以对于涉及两岸政治文件到底承诺还算不算数,就会產生观点上之落差。

  面对2016年台湾即将面临之政局变化,涉入两岸研究之学者群,在此时最值得努力之工作,其实是应当携手合作,共同汇编出双方政府与政党歷年所发表之政策论述文件与声明,将其作为双方赓续进行交流之基础。不论当年所作承诺还算不算数,至少会将两岸所作出之政策声明梳理明白,免得在讨论两岸关系,老是发生不理解对方所提文件或法条内容,產生硬着头皮鸡同鸭讲之窘境。

  共同汇编歷年论述声明

  其实经过如此整理后,不论学界或官方都可藉此再确认政策底线,不再有效歷史文件,能将其束之高阁,亦可作出明白宣告。曾有大陆学者高调表态,重申所有对台声明都是严肃有效承诺,我不禁要提醒他去重读叶九条中第六点:「台湾地方财政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予补助。」等到白花花银子搬到苗栗县政府时,或许才能证明叶九条没有空口说白话吧。

  (作者为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中国时报)

  来源:http://www.chinatimes.com/cn/newspapers/20150723000567-26010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