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清:科学社会主义是新常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文章探讨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新常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强调其科学性与实践性,提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作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性与重要性。
陈世清:科学社会主义是新常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新常态经济并不是某个经济学家讲的,仅仅是经济范畴,而且是政治范畴。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仅是政治制度,而且是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新常态经济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模式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五十七章)。“正”,就是规律,就是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与实践模式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与现实可操作性,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与制度建设进入成熟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她的综合性,与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她的操作性与制度设计,与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对政府行为的制度设计。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以某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是宗教而不是科学;其实践结果,是宗教狂热而不是社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不但传统的公有制理论,而且传统的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经济增长方式等理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逻辑推演和实践发展两方面共同决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进程,必然要求我们不但要走进《资本论》,更要走出《资本论》;要使社会主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得以统一,就必须从经济学的对象、内容、方法、性质、宗旨方面作根本的改变,建立全新的经济学范式。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实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在于以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矛盾辩证法到对称辩证法是哲学科学化的必然结果,从物质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到对称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学化的必然产物;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对称本质、对称规律得以充分展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则是使哲学科学化与经济学科学化统一起来的契机,是为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的必然产生开辟道路、使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产生的必然性得以实现的偶然性。对称哲学就是当今时代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全球性金融危机说明:只有对称哲学才能使经济学真正实现从非科学向科学转化,只有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同一的模式,不可能有不同的模式。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好像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千万条,但罗马只有一个。“社会主义”的概念不明确,会使人失去明确的目标,导致无所适从;过分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把各种不符合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现象以“特色”为名而披上社会主义外衣大行其道,从而失去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理想,失去为社会主义理想奋斗的明确目标,使“中国梦”的实现失去着力点与人民的支持。无论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由还是以“中国特色”为名否定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不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成改革开放的方向而是把改革开放本身当做方向,从而把中国改革开放定位于资本原始积累走资本主义道路形成权贵资本主义权贵资产阶级都会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导致信仰危机,而信仰危机就是“中国梦”危机、民心危机、民族凝聚力危机、共产党执政危机。
根据改革的对称性、主体性、复杂多样性,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好象通向罗马的道路有千万条,而罗马只有一个。作为社会主义,只有同一的模式,不可能有不同的模式。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研究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研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建立一般的经济学。这里研究的方法、结论、模式都是一般、特殊、个别的统一,多样性、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是外在的两张皮,而是内在的统一——真正的社会主义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真正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西方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二者的互补关系,是用社会主义去整合市场经济,用市场经济去完善社会主义。这与其说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还不如说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共同的本质、共同的本质特征。这本质和本质特征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的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政府与民间、法制与自由、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对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平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规律:价值规律。2.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共有制;完善的劳动力产权制度。3.健全的民主与法制;4.政府宏观调控成为市场必要的组成部分;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6.以财富GDP、社会GDP、绿色GDP作为发展的指标。效率与公平的对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改革既是社会主义的对称发展、自我完善,也是市场经济的对称发展、自我完善。对称经济学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资本主义工业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信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知识市场经济。效率与公平对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是全盘照搬只讲效率不讲公平的西方市场经济的模式,又不是回到只讲公平不讲效率的计划经济的老路,而是西方市场经济和传统社会主义的“扬弃”和综合。制度高于技术,中国只有在经济体制方面后来居上,率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建设比现有西方更完善、更彻底的市场经济,才有可能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并后来居上。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发展模式:
理论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是价值经济学、对称平衡论与对称经济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是价格经济学、一般均衡论与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是共有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经济主体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主体是劳动者、企业家与投资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主体是投机者。主体行为方式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行为方式是对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行为方式是博弈。市场运行状态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包含政府宏观调控在内的自觉运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包含政府宏观调控在内的自发运行。市场结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统一、民间自由与政府调控的统一、政府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结构是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立、政府属于市场外部性、宏观经济归结于微观经济。核心机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机制是价值机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动力机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力机制是合作机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动力机制是竞争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充分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竞争。核心价值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是平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是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是实质平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是形式平等。国有企业定位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核心价值是社会效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核心价值是企业效率。增长模式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长模式是投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增长模式是投机。发展模式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主客体对称、五度空间与复杂系统论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线性非对称、纯客体均衡论的。发展条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是充分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是完全自由。发展途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途径是工程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途径是产业化。发展目标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民幸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经济规模最大化。发展阶段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发展趋向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是国进民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是国退民进。政治体制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是共产党一元化领导下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独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是多党轮流执政下的三权分立。发展过程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稳定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伴随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发展是不稳定的。发展结果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共同富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果是两极分化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
- 陈世清:终结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话语权(八十四)
- 陈世清:终结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话语权(八十三)
- 陈世清:中国范儿是以民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 陈世清:新常态是把“以民为本”的口号落到实处
- 陈世清:是创新拉动还是产业链高端整合
- 陈世清:是以民为本还是分享改革成果?
-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要求货币稳定
- 陈世清: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只是“要素禀赋论”皇帝的新装
- 陈世清:新常态经济要挤掉实体经济泡沫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