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解释1元=10000元

火烧 2010-11-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1元等于10000元的现象,分析人民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回顾毛泽东时代控制发行量的原因,指出改革开放后增发人民币的必要性,并警示未来可能的货币贬值趋势。

解释1元=10000元
——中国资本的探讨(33)
因为网民对我的1元=10000元不理解,这里有必要作一解释。
第一,这里指的是人民币包含的交换价值相等。所谓交换价值相等,就是1元交换商品的数量和10000元交换的商品的数量相等。所谓交换价值就是马克思说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资本论》一卷49页。毛泽东时代一张1元人民币就是一张,为了交换价值不变现在就要发行10000张1元的人民币,因为人民币的发行量的增加,表现出来的的就是通货膨胀。这样人民币就贬值10000倍。原来商品的价格是一元人民币,现在这个商品的价格就是10000元,这样,物价就上涨了10000倍。第二,毛泽东时代为什么要控制人民币的发行数量,是因为人民币当时的作用仅仅是为了购买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进入流通,所以不需要人民币),而生活资料的价格,是由国家物价局根据生活资料的总量和人民手中的人民币数量(包括工资和工分)进行比较确定的。全国人民手中的人民币数量不变,物价也就不变,物价既然不变,那么就没有必要增发人民币。现在就不同了,改革开放以后一切产品都变成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变成商品,并在市场上流通,那么,不增发人民币生产资料就流通不起来,这是简单明了的道理。正是因为这个根本的原因,改革开放才要增发人民币。但是这里有个特殊的原因,就是改革开放的生产是热病似的生产,一会儿快速发展,一会儿停滞,快速发展需要增发人民币,停滞阶段也需要补充流动资金。加上对外贸易,外国资本的进入,所有的外币(美元)都需要人民币兑换。这个特殊的原因正是人民币大量增发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要埋怨政府不负责任地增发人民币,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中国资本发展的需要。第三,我这里说的是人民币贬值的趋势,而不是说现在就是1元=10000元。但是这种趋势不扭转,将来,不仅仅是1元=10000元,而且有可能达到1元=10000000元即1亿元。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我们的临国日本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有个网民说“估计没那么悬吧,如果一元相当于一万元,80年代的万元户会是。。。”这不是悬不悬的问题,这就是事实!不过80年代人民币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如果一旦达到了这个程度,那么万元户就变成了亿元户。
劳动者2010-11-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