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顾雏军被捕了 张维迎丢丑了  “倒寡”风暴刮起了

火烧 2005-08-01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顾雏军等高管被捕引发科龙危机,格林柯尔系面临崩塌。倒顾运动持续,顾雏军资本游戏被曝光,引发市场关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顾雏军等三高管被捕 科龙并未否认

  搜狐财经7月31日讯 据可靠消息称,科龙总裁顾雏军、CFO姜源、副总严友松等高管已正式被捕,地方政府已出面证实。目前企业已由政府正式托管,科龙原总裁刘从梦将协助政府的工作,与政府代表李振华共同主持科龙的日常工作。

  这是继格林柯尔系陷入信任危机、科龙遭遇证监会调查之后科龙最大规模的人事变故。发表评论

  科龙新闻发言人刘伟湘在接受搜狐财经采访时并未对顾雏军等被捕之事进行否认,刘称上市公司高管如果出现重大变动,公司会发布公告进行披露,目前自己也没听说三大高管被捕之事。

据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科龙电器总裁顾雏军、CFO姜源及副总严友松三人已于7月29日被佛山市刑侦支队刑事拘留,但由于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尚需一定的时间和程序,所以目前顾雏军三人很可能尚未被正式逮捕。

  格林柯尔系自陷入危机以来,在“枪林弹雨”的猛烈攻击下,尽管内心已千疮百孔,但仍旧支撑残体艰难度日。如今,有可靠消息称其主帅顾雏军被拘。如果该消息属实,格林柯尔系将面临轰然倒塌的凄惨结局。

  顾雏军被拘

  据知情人士透露,7月29日,地方政府派工作小组到达科龙,召集公司员工开会,并在会上公布了顾雏军三人被拘的消息。随后,政府工作小组接管了科龙电器,原总裁刘从梦将协助政府的工作,与政府代表李振华共同主持科龙的日常工作。

  昨晚,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科龙新闻发言人刘伟湘,但刘伟湘并未对顾雏军等被拘一事予以否认,只是表示关于此事科龙公司将会在公告中予以说明。

  格林柯尔系的资本游戏

  格林柯尔系原本就是顾雏军的一场资本游戏。

  1997年,顾雏军创办格林柯尔公司,专营制冷剂;2000年7月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纯利在2001年中期达1.5亿港元。2001年,顾雏军开始了他的格林柯尔造系运动,短短3年内,收购了7家拥有品牌良好、但经营不善的公司,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美菱电器(000521)、亚星客车(600213)、襄阳轴承(000678)和这次令格林柯尔断魂的科龙电器(000921.SZ;0921.HK)。

  工程师出身的顾雏军,在资本运作方面的天赋丝毫不亚于他的“冷凝剂”研究。他入主每家公司之前,总是在股权转让尚未进行前就通过其他途径控制公司高层或者干脆自己披挂上阵。而完成资本入主之后,不但能够取得原控股股东的优先权,还通过大量的关联交易腾挪资金,更大幅拉高收购当年的费用,形成巨亏,一方面降低收购成本,另一方面为将来做出一张漂亮的财务报表和进一步资本运作留出空间。因为抹销了大笔费用,未来年份的费用负担相对减轻,如此轻装上阵,使得顾雏军像变戏法一样,使得每一家公司都在加入格林柯尔系之后的第一年内扭亏为盈。

  然而,“天才”顾雏军是不幸的。从早期产品遭质疑到后来收购资金遭质疑,顾雏军一直在争议的漩涡中浮沉,而他的格林柯尔系也注定将在这场质疑的漩涡中被彻底撕裂。

  溃败从科龙电器开始

  格林柯尔系的噩梦从科龙电器开始。

  2005年4月底,科龙电器被曝巨亏6416万,继而,公司公告称,证监会将对科龙电器立案调查,而资料显示,科龙电器的资金问题仍然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疑点。

  经过近三个月的全面调查,证监会相关人士撤出科龙,但对于调查结果三缄其口。与此同时,科龙电器股权转让传闻风起云涌,公司更戏剧性地出现了独董辞职及律师严义明“倒顾”的运动。为求自保,美菱电器全然不顾之前与格林柯尔的“亲密关系”陡然变脸。其第二大股东合肥美菱集团正在与第一大股东格林柯尔洽谈收购其所持美菱电器股份的相关事宜,欲弃顾雏军而去。

  随着这场游戏的制造者顾雏军面临牢狱之灾,格林柯尔系已然走向了全线崩溃。(商报记者 苗燕)

  格林柯尔系百亿资产何去何从

  顾雏军倒下了!虽然人们对格林柯尔系面临的危机早有心理准备,但一切变为事实时,人们还是感到有些突然。当有消息称,科龙总裁顾雏军、CFO姜源、副总严友松等高管已被拘时,人们不禁要问,没有了顾雏军掌舵的格林柯尔系将走向何方?

  科龙电器空调生产线停产

  顾雏军通过格林柯尔在科龙电器9.9亿总股本中持有2.6亿法人股,是他在内地资本市场运作的主要平台之一。也正因为科龙电器如此受到顾雏军的眷顾,该公司的股价在整个格林柯尔系中也是跌幅最大的。从2001年10月公司宣布被格林柯尔收购后,股价也从12元一路下跌,跌至现在的1.94元,跌幅超过80%。

  今年炎热的夏天也并没有挽救科龙的颓势。据科龙电器职工透露,该集团在容桂镇的几个生产基地大部分处于停工状态,其中科龙冰箱二厂的三条冰箱生产线目前只有一条开工。科龙电器生产线上的职工被告之放假4个月。

  美菱电器穷得只剩地皮

  从2003年5月格林柯尔从美菱集团接手美菱电器以来,该上市公司的股价从5.6元跌到2元附近,跌幅近60%。有消息称,没有从顾雏军的产业链整合中捞到好处的美菱集团,近来有意把自己送出去的孩子再抱回来。

  不过,此时的美菱电器已经今非夕比,这个变化并非来自业绩,而是公司旗下的1500亩土地。由于地价飞速上涨,目前这些土地的市价已经大大超出当初顾雏军从美菱集团购买时的价格,其中,仅在芜湖路48号的180亩土地价值就已达七八亿元。这让顾雏军有了漫天要价的本钱,看来美菱电器最终的归属问题还要打一个问号。

  亚星客车跌入深渊

  当2003年格林柯尔收购亚星客车的时候,亚星客车正处于亏损的边缘。善于发表豪言壮语的顾雏军表示要在一年之内使亚星客车实现盈利。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当2005年4月亚星客车2004年年报之时,公司亏损额却达到了近7000万元。

  从股价走势上看,亚星客车从2003年的9元经过连续2年的下跌,已经跌到1.8元附近,这一价格甚至比2005年第一季度公司每股2.18元的净资产还低。看来,顾雏军的产业整合并没有给亚星客车带来业绩转机,反而将其拖进更深的深渊。

  襄阳轴承逃过一劫

  与其他三家难兄难弟相比,襄阳轴承的遭遇堪称“幸运”。上周,襄阳轴承公布了2005年的半年报业绩。上半年该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100.3万元,这一数字比2004年全年的1089.02万元还要多。公司董秘廖永高表示,这是襄阳轴承自1999年以来的最好成绩。

  不过,这一成绩与格林柯尔并没有任何关系。据襄阳轴承内部人士透露,顾雏军当初承诺的1亿元收购款到今年上半年只实际收到2000万元,公司上半年取得的业绩,完全来自主营业务的贡献。

  记者发现,在襄阳轴承中报披露的十大股东名单中,仍然没有扬州格林柯尔的身影。也许正是这迟迟未到的收购款,让襄阳轴承躲过一劫,使其没有变成顾雏军资本运作中的一个道具。从2004年4月顾雏军表露收购意向算起,襄阳轴承到目前为止股价下跌了50%,在格林柯尔系中是跌幅最小的。(商报记者 张景宇)

  “倒顾”律师严义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倒顾”运动还会继续

  “科龙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顾雏军挪用(科龙)资金,从而造成科龙因资金链紧张而停产。所以,顾雏军被拘,对科龙来说,应该是看到了‘出头’的时日了,是非常好的事。”严义明昨晚就顾雏军等被拘一事向本报记者发表看法。

  严义明表示:“对局外人来说,顾雏军被拘是理所当然的结局。而且我认为,这个处理应该来得更早些,所谓‘天网恢恢’。可能对顾雏军而言,这是一件‘很意外’的事,他一直深信自己的公关能力。听科龙内部的人说,在最近一次由顾雏军主持的科龙高层会上,他还表态,相对于科龙100个亿的营业额,(挪)用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但结果说明了一点,正义一定会得到伸张。”

  对于由自己发起的“倒顾”运动,严义明表示仍将继续。而且,“倒顾”联盟可能将视顾雏军事件的真相披露结果,向顾雏军和三位独立董事提起赔偿诉讼。“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披露虚假信息,投资人有权据此对该上市公司提起诉讼。”严义明表示,目前他最关心的是对顾雏军“占用资金”和“占用资金信息没有及时披露”的界定。

  严义明表示,目前还需要和科龙的股东进一步沟通,不排除一些投资者看到“顾雏军被控制”了,可能在态度上有所缓和。“但我认为这只是刑事上的责任,民事方面的责任还没有得到解决,科龙投资者的损失没有办法得到补偿,所以我们的‘倒顾’运动还会继续。”(商报记者 贺文)

  顾雏军的戏剧人生

  奇迹中诞生,奇迹中灭亡

  “第三代中国企业家领袖”、“中国制冷国王”、“家电行业新寡头”……可能是环绕在顾雏军头上的“光环”太多使他不堪重负,现在太过锋芒的顾雏军终于可以休息了。如里顾雏军被拘的消息属实,顾雏军可以好好地回味一下他呼风唤雨的那段经历,因为那样的年代可能对他来说一去不复返了。

  假如顾雏军在被拘的屋中遥望远方,一定会想起他的老家江苏泰县,这里不光留下了他的童年,在“文革”期间这里也留下了他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接下来他的学生时代很成功,1981年江苏工学院动力工程系本科毕业后又在天津大学完成了热能工程系研究生学业,优秀的学习成绩使他留校从事热能科研。顾雏军第一次人生转折出现在1989年初,30岁的他发明了“顾氏热力循环系统”,如果顾氏理论能够成立,则意味着热力学理论将被改写。可国内制冷学界的大部分专家对此投了反对票。

  顾雏军的首次腾飞失败了,但“顾雏军”这个名字已经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也为他的二次创业提供了机会。在国外镀了几年金后,顾雏军1997年重返国内,在天津开发区设立了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5000万美元资产的企业让这个学术上的专家摇身变成了企业家。紧接着他又在内地开设了多家公司,并于2000年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陆香港创业板,融资5.46亿元。从此,顾雏军开始建立起他的“格林柯尔系王国”,包括顾雏军私人控股的广东格林柯尔和扬州格林柯尔,以及他以上述两家公司为平台陆续收购的科龙电器、美菱电器、亚星客车、襄阳轴承四家国内上市公司,他控制的企业群就有二三十家之多。

  但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王国梦”在2004年开始醒来。2004年,以郎咸平教授为代表的财务界专家对科龙收购后的“扭亏为盈”提出了强烈质疑,明确提出科龙收购前连续两年高达8.3亿和15.6亿的巨额亏损实质是利用不当的坏账计提方式“洗个大澡”,而其后的盈利则是将前期计提资金回转后带来的“虚假利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法律界人士也加入到反顾行列,并发起了一场公开的全面的彻底的“倒顾”运动。著名律师严义明于2005年7月12日在新浪财经发表《致科龙电器全体股东书》,并委托新浪财经和上海证券报进行投票权征集,以求罢免科龙电器现任董事顾雏军……

  夜深了,顾雏军回忆到这儿,也累了,“生存或是毁灭”对于这位年近50的人来说,有些沉重。(商报记者 朱裴)

  商报链接

  科龙之变

  ●2004年11月:深交所联合香港联交所进驻广东科龙总部对其财务问题进行集中核查。

  ●2005年1月25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对广东科龙电器(0921,HK)前7位执行董事进行了纪律聆讯。

  ●2005年3月29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了对这7位科龙前执行董事公开谴责的通告。格林柯尔系成监控对象。

  ●2005年4月4日:由广东、江苏、湖北以及安徽四省证监局开展的联合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对格林柯尔违规挪用科龙电器资金,收购美菱电器、ST襄轴以及亚星客车等三家上市公司的事件展开调查。

  ●2005年4月27日:科龙电器发布预警公告称,预计2004年度亏损金额约为6000万元人民币。消息传出,科龙在深交所挂牌的A股在按例停牌1小时后,复牌股价即直落至跌停板,下滑10.12%,以2.93元收市;港股方面同样狂泻16.31%,报收1.18港元。

  ●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正式公布了巨亏6000万的2004年报和盈利6000万的2005年一季度季报。针对亏损,顾雏军当日首度开腔回应称,“业绩波动对科龙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2005年5月10日:科龙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05年6月16日:科龙电器(000921.SZ)和美的电器(000527.SZ)双双停牌。

  ●2005年6月17日:美的电器发布澄清公告称,从未与科龙电器或其股东接触商谈股权转让事宜,目前也未有授让科龙电器股权之打算。

  ●2005年6月28日:顾雏军没有在科龙股东大会上露面,而与会的小股东提出了“保”科龙形象的要求。

  ●2005年7月7日:浙江嘉兴法院查封了科龙所持华意压缩22.73%的股份。

  ●2005年7月8日:科龙电器公告,公司三位独立董事陈庇昌、李公民、徐小鲁日前提出辞呈。

  ●2005年7月14日:科龙电器发布2005年半年度业绩修正公告,将今年一季度报告中预测的2005年半年度业绩不存在亏损,修正为亏损。

  ●2005年7月18日:科龙电器发布资产查封冻结公告,同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浙江嘉兴法院裁定,依法冻结科龙电器银行存款1710万元,或查封、扣押其等值财产。

  ●2005年7月26日:美菱电器公告称,美菱集团正在与广东格林柯尔洽谈收购其所持股份的相关事宜。

  ●2005年7月29日:顾雏军准备出售格林柯尔45%股权以挽救目前科龙危机。(邓琳)

2000年 得意

2001年 沉重

2004年 郁闷

2005年 慌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